郭隗

陳子昂〔唐代〕〔〕

逢時獨為貴,歷代非無才。(非 一作:豈)
隗君亦何幸,遂起黃金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生而逢時是最為難得,以往各代并非沒有人才。
郭隗又是多么幸運,燕昭王為他筑起黃金臺。

注釋
郭隗(wěi):戰(zhàn)國時期人,燕昭王客卿。
逢時:謂遇上好時運。
獨:相當于“特”。
歷代:以往各代。
非:一作“豈”。
隗君:即郭隗。
亦何:何其,多么。幸:幸運。
黃金臺:古臺名。又稱金臺、燕臺、招賢臺,相傳為燕昭王為禮遇郭隗所筑,置千金于臺上,延請?zhí)煜沦t士,故名。故址在河北易縣東南。

賞析
賞析

  這首詩寫戰(zhàn)國時期賢士郭隗有幸受到燕昭王的禮遇,體現(xiàn)了作者對開明盛世的向往、對先賢豐功偉績的追慕、對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反映了古今仁人志士的普遍遭際。全詩運用借古諷今的手法,語言質(zhì)樸,情感深沉。

  全詩的主旨落在開頭兩句:“逢時獨為貴,歷代非無才。”這兩句抒發(fā)了自己生不逢時、壯志未酬的感慨,表明詩人的不得志,非己無才,實乃生不逢時。這包含著詩人的無限悲憤和辛酸,概括了封建時代許多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悲劇。因為生不逢時,所以更加渴望明主,更加仰慕前賢。據(jù)《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燕昭王想招攬?zhí)煜沦t士報齊國之仇,首先為郭隗改建了宮館,并且像對待老師那樣地尊敬他。因此詩中說:“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詩寫戰(zhàn)國時期賢士郭隗有幸受到燕昭王的禮遇,體現(xiàn)了作者對開明盛世的向往、對先賢豐功偉績的追慕、對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反映了古今仁人志士的普遍遭際。全詩運用借古諷今的手法,語言質(zhì)樸,情感深沉。

  全詩的主旨落在開頭兩句:“逢時獨為貴,歷代非無才。”這兩句抒發(fā)了自己生不逢時、壯志未酬的感慨,表明詩人的不得志,非己無才,實乃生不逢時。這包含著詩人的無限悲憤和辛酸,概括了封建時代許多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悲劇。因為生不逢時,所以更加渴望明主,更加仰慕前賢。據(jù)《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燕昭王想招攬?zhí)煜沦t士報齊國之仇,首先為郭隗改建了宮館,并且像對待老師那樣地尊敬他。因此詩中說:“隗君亦何幸,遂起黃金臺。”這兩句體現(xiàn)了詩人對盛世的向往,對古代賢人豐功偉績的追慕。

  這首詩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充滿著對社會政治、人生命運等一系列問題的觀點和思考。此詩之所以能對后來的中國讀者產(chǎn)生強烈的美學(xué)吸引力,靠的是文學(xué)歷史的背景。它借古諷今,情感深沉,被看成令人信服的樸質(zhì)風(fēng)格,是中國詩歌中最重要的摹擬格式之一,即不是模仿行動和外界,而是模仿內(nèi)在的情感狀態(tài)。歷史的聯(lián)想使得這些情感成為正統(tǒng)的、極其嚴肅的情感,而不是純個人關(guān)注的細微情感。此詩的創(chuàng)作可以說是詩人提倡的“興寄”“風(fēng)骨”理論的一次重要實踐。▲

,

參考資料:完善

1、 喬 玉.論陳子昂《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青春歲月,2017(20) 2、 宇文所安.初唐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4:139-144
創(chuàng)作背景
陳子昂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時就富于浪漫的豪俠性格。武則天光宅元年(684)舉進士,因上《大周受命頌》受武則天賞識,拜麟臺正字,后遷右拾遺。陳子昂敢于針砭時弊,......[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fēng)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quán)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fēng)。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