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盧衡州書因以詩寄

柳宗元〔唐代〕〔〕

臨蒸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
林邑東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湯。
蒹葭淅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
非是白蘋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處在臨蒸,也用不著嘆息身處在炎熱的南方,秋天到來時還有幾行大雁到你那里棲息。
真正的南方,像林邑,曲折的山勢像劍戟般高聳;像牂牁,南流的水像開水一樣滾燙。
正是淅瀝的蘆葦含著秋霧的時候,也正是玲瓏的橘柚透著夕陽的色澤之際。
我雖然不是江南白蘋洲般的游客,仍然寄上這首詩,來表達對瀟湘水邊的你的遙遠祝福。

注釋
盧衡州:名字不詳,當為出守衡州刺史的盧姓友人。衡州,今湖南衡陽市。
臨蒸:衡陽舊名,縣城東傍湘江,北背蒸水。
炎方:南方炎熱之地。
雁幾行:衡陽有回雁峰,相傳每年秋天大雁南飛至此不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首聯(lián)點出友人在之前的來信中講了很多有關衡陽這個地方不好的牢騷話,表示難以忍受衡陽這個地方。詩人回信后告訴他不要這樣悲觀地想。秋來雁至,正好可借雁寄語。

  頷聯(lián)寫出柳州地形復雜,氣候炎熱,若拿柳州與衡陽相比,環(huán)境更難以忍受,然而詩人自己都已經(jīng)適應了,那么友人就不應該再有不滿的情緒了。

  頸聯(lián)寫衡陽一帶美好的景色,對偶工整,色澤明麗,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尾聯(lián)詩人引用典故,勸勉友人,回應了前文,讓人頓感詩意渾成。

  此詩內含悲情而意悠境遠,首聯(lián)的“為報秋親雁幾行”和尾聯(lián)的“還將遠意問瀟湘”,均有高朗舒暢、風情搖曳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首聯(lián)點出友人在之前的來信中講了很多有關衡陽這個地方不好的牢騷話,表示難以忍受衡陽這個地方。詩人回信后告訴他不要這樣悲觀地想。秋來雁至,正好可借雁寄語。

  頷聯(lián)寫出柳州地形復雜,氣候炎熱,若拿柳州與衡陽相比,環(huán)境更難以忍受,然而詩人自己都已經(jīng)適應了,那么友人就不應該再有不滿的情緒了。

  頸聯(lián)寫衡陽一帶美好的景色,對偶工整,色澤明麗,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尾聯(lián)詩人引用典故,勸勉友人,回應了前文,讓人頓感詩意渾成。

  此詩內含悲情而意悠境遠,首聯(lián)的“為報秋親雁幾行”和尾聯(lián)的“還將遠意問瀟湘”,均有高朗舒暢、風情搖曳之致。前四句是接來書后對柳州居地的“報”,后四句是因思念友人而對衡州一地的“問”,一“報”一“問”,正好將全詩綰合起來,最能見出作者的作意及其在句法、結構安排上的技巧。▲

,

參考資料:完善

1、 尚永亮.柳宗元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76-77 2、 王寶華主編.唐宋八大家大全集珍藏本.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2:123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宋人韓醇《詁訓柳集》卷四十二考證,這首詩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秋。當過衡州刺史的盧姓友人寫信給柳宗元,抱怨所在的衡陽氣候炎熱難耐,詩人在答詩中以柳州之惡劣勸慰身在瀟湘的友人知足常樂。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貞元九年(793)進士,曾為監(jiān)察御史。唐順宗時為禮部員外郎,參加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改革集團。這個政治改革集團,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和宦官專權,......[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