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周端臣〔宋代〕〔〕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訝客袖猶寒,吟窗易曉,春色無聊。梅梢。尚留顧藉,滯東風、未肯雪輕飄。知道詩翁欲去,遞香要送蘭橈。清標。會上叢霄。千里阻、九華遙。料今朝別后,他時有夢,應夢今朝。河橋。柳愁未醒,贈行人、又恐越魂銷。留取歸來緊馬,翠長千縷柔條。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殘月未落,在地上留下昏暗的影子。在這樣一個元宵剛過的早春時節,我與客人吟詩酬唱度過了這送別前的不眠之夜,天色已曉。春寒料峭,讓我對即將遠行的詩友無限憐憫,更加上春意未濃,讓人心緒無聊。 眼前突然出現幾樹早幾樹早梅,在那梅梢上,尚有數朵殘梅在迎風怒放。潔白的花兒好像對誰依依不舍似的,在東風中滯留殘存,不肯像雪花一樣隨風凋零。它又好像知道友人要就此遠去,所以用撲鼻的清香送他上船,以慰藉他那憂傷的心。 你文采高逸,一定會像那明月一樣直上重霄,令人景仰贊嘆。只可惜你所赴任的九華與我相隔千里之遙,路途險阻,今后若欲相見,將會非常困難。今朝分別的情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詞,作于作者的詩友欲赴九華走馬上任之際。九華:地名,在今安徽省。
詞的上闋從送別時的天氣、時節寫起,借早春的殘梅加以發揮,謂梅花不肯輕落,是有意要等待這位品格清逸的詩翁,為他送行。下闋借早春的楊柳抒發自己對友人的挽留惜別之情。河橋的楊柳尚未綻芽吐綠,所以不能留人,若以贈別,徒留傷心,只能等到對方歸來之 時,長條千縷,方能留得住他。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訝客袖猶寒,吟窗易曉,春色無聊。”開頭幾句寫詞人與詩友吟詩至曉,時值送別,既傷感又無緒。詞人開篇渲染送別時的清冷無緒,為下文梅的出現作好了鋪墊。
“梅梢,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詞,作于作者的詩友欲赴九華走馬上任之際。九華:地名,在今安徽省。
詞的上闋從送別時的天氣、時節寫起,借早春的殘梅加以發揮,謂梅花不肯輕落,是有意要等待這位品格清逸的詩翁,為他送行。下闋借早春的楊柳抒發自己對友人的挽留惜別之情。河橋的楊柳尚未綻芽吐綠,所以不能留人,若以贈別,徒留傷心,只能等到對方歸來之 時,長條千縷,方能留得住他。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訝客袖猶寒,吟窗易曉,春色無聊。”開頭幾句寫詞人與詩友吟詩至曉,時值送別,既傷感又無緒。詞人開篇渲染送別時的清冷無緒,為下文梅的出現作好了鋪墊。
“梅梢,尚留顧藉,滯東風,未肯雪輕飄。知道詩翁欲去,遞香要送蘭橈。”這幾句由“春色無聊”驟然而寫到“未肯雪輕飄”的早梅,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并以梅的等待和相送,贊美了友人品格文采之高邁。
“清標,會上叢霄。千里阻,九華遙。料今朝別后,他時有夢,應夢今朝。”這幾句先承贊頌之意,然后又抒發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這幾句直接抒懷,表達對朋友的敬重和對分別的傷感,對別后的設想則更細膩地抒發了自己對友誼的珍惜。
“河橋,柳愁未醒,贈行人,又恐越魂銷。留取歸來系馬,翠長千縷柔條。”這幾句借柳抒懷,表達對友人的惜別挽留之意。這幾句表意細膩而委婉,充分利用“柳”和“留”的諧音,把一腔離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而又耐人尋味。
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中,梅花是品格的象征,柳枝是感情的象征。詞人以梅花頌人,寫殘梅有心;以柳條送客,寫早柳未發,故無法留住遠行之人。既切合剛過元宵的早春時節,為送別實見之景,又巧妙地托物為喻,傳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總體來說,詞人將一個送別的傳統題材寄托于對梅柳的刻畫中,可以說是別具一格,清雅脫俗。▲,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送別詞,作于作者的詩友欲赴九華走馬上任之際。九華:地名,在今安徽省。
周端臣
周端臣,宋詞人。字彥良,號葵窗。建業(今南京)人。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寓臨安。宋周密《武林舊事》云其曾經“御前應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釋斯植《采芝集·挽周彥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詞作今存九......[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