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張耒〔宋代〕〔〕

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寂靜的前庭空無一人,只有秋月仍舊明亮,夜霜還未落下秋氣已先清冷、蕭瑟。
梧桐樹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僅剩的幾片樹葉迎著秋風卻仍在颯颯作響。

注釋
夜坐:夜間月下獨坐,在思考人生。
庭戶:庭院。
夜霜欲落:古人認為霜是從天上降落的。清:清冷、蕭瑟。
真:一作“直”。甘:甘心。衰謝:衰落凋零。
尚:還,仍。

賞析
賞析

  這首七絕是秋夜即景詠懷詩,詩人通過詠不甘凋零的梧桐來寄托自己倔傲的心志。首二句寫庭院無人,月色光明,夜霜將降,空氣清冷,不但點明了時令,渲染了氛圍的沉寂凄清,而且烘托出詩人“夜坐”時孤寂的心境。后兩句筆鋒振起,贊美庭院中不甘凋敗衰謝的梧桐,其中一個“真”字充滿了詩人無限欽佩之情。結句具體地描繪出梧桐秋殘之葉迎風抖擻的姿態。小詩寄寓了詩人不甘寂寞、積極人世、老而彌堅的自強精神,大有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意味,是一首激勵人們積極向上的好詩。此詩用詞淺顯平易卻寓意深切。

  “庭戶無人秋月明”,緊扣詩題“夜坐”二字,交代了環境。詩人在夜深人靜之時,難以成眠,獨坐月下,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七絕是秋夜即景詠懷詩,詩人通過詠不甘凋零的梧桐來寄托自己倔傲的心志。首二句寫庭院無人,月色光明,夜霜將降,空氣清冷,不但點明了時令,渲染了氛圍的沉寂凄清,而且烘托出詩人“夜坐”時孤寂的心境。后兩句筆鋒振起,贊美庭院中不甘凋敗衰謝的梧桐,其中一個“真”字充滿了詩人無限欽佩之情。結句具體地描繪出梧桐秋殘之葉迎風抖擻的姿態。小詩寄寓了詩人不甘寂寞、積極人世、老而彌堅的自強精神,大有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意味,是一首激勵人們積極向上的好詩。此詩用詞淺顯平易卻寓意深切。

  “庭戶無人秋月明”,緊扣詩題“夜坐”二字,交代了環境。詩人在夜深人靜之時,難以成眠,獨坐月下,把自己融進了靜謐而優美的自然之中?!扒镌旅鳌比郑Э此铺諟Y明“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的明澈淡遠之境,可是韻味迥然不同。“庭戶無人”四字,將月色襯托得孤冷寒冽,使秋景變得蕭瑟清寒。

  “夜霜欲落氣先清”,使人驚嘆詩人對大自然觀察、描繪的細膩與準確。清秋之夜,霜霧并不是驟然降臨,它常常是隨著月轉星移而逐漸顯現,所以詩人用了一個“欲”字。氣清才顯月明,月明益見氣清,兩者互為因果。此句與上句所構成的境界,使月與人離得更近了。明月近人,才更能逗引詩人心馳神往。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兩句是寫這時,詩人獨坐室內,靜聽秋聲,不免神馳千里,情騖八極。他從稀稀落落的桐葉聲中,聽出了剛強的抗爭精神、強烈的生命力,從而心靈受到震動,被帶進了對人生哲理深邃而渺遠的思考之中。當霜風凄緊之時,幾葉寒桐迎風抖動,錚錚有聲,多么扣入心弦?!吧小弊志o扣上句而來,表明這數片寒葉在寒風中仍不甘心凋零,同時還暗示詩人內心的倔強之態?!段男牡颀垺っ髟姟氛f:“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痹娙舜藭r聞聲興感,情懷發于不自覺,正是思與境諧的天然妙合。

  嚴羽《滄浪詩話》在講到詩的好處時曾標舉“言有盡而意無窮” ,《李杜詩緯》也說:“詩貴意,意貴遠不貴近”,張耒的這首詩就有意境深遠的妙處?!?/p>,

參考資料:完善

1、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歷代名詩鑒賞 宋詩.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08:160-161
創作背景
張耒

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楚州淮陰(今江蘇淮陰)人。耒「少年讀詩書,意與屈賈爭。口談霸王略,銳氣虹霓橫」(《秋懷十首》之一)。熙寧六年(1073)進士,授臨淮主簿。元祐元年(1086)......[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