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凝幽居

賈島〔唐代〕〔〕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悠閑地住在這里很少有鄰居來,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荒蕪小園。
鳥兒自由地棲息在池邊的樹上,皎潔的月光下僧人正敲著山門。
走過橋去看見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腳在飄動山石也好像在移動。
我暫時離開這里不久就將歸來,相約共同歸隱,到期絕不失約。

注釋
⑴少(shǎo):不多。
⑵池邊:一作“池中”。
⑶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橋分開。
⑷云根:古人認為“云觸石而生”,故稱石為云根。這里指石根云氣。
⑸幽期:時間非常漫長。負言:指食言,不履行諾言,失信的意思。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此詩雖只是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卻因詩人出神入化的語言,而變得別具韻致。詩人以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云根等尋常景物,以及閑居、敲門、過橋、暫去等尋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直通向荒蕪的小園;園旁也沒有人家居住。詩人開篇用簡練的語言,描寫一處幽靜的環境,通過對友人居所的描寫,暗示友人的隱者身份。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明月清輝映照,萬籟俱寂,老僧輕輕的敲門聲,驚動了夜 宿的鳥兒,引起它們的躁動不安,大概就是鳥兒從窩中飛出轉個圈,又飛回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詩雖只是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卻因詩人出神入化的語言,而變得別具韻致。詩人以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云根等尋常景物,以及閑居、敲門、過橋、暫去等尋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直通向荒蕪的小園;園旁也沒有人家居住。詩人開篇用簡練的語言,描寫一處幽靜的環境,通過對友人居所的描寫,暗示友人的隱者身份。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明月清輝映照,萬籟俱寂,老僧輕輕的敲門聲,驚動了夜 宿的鳥兒,引起它們的躁動不安,大概就是鳥兒從窩中飛出轉個圈,又飛回巢中這個瞬間,被詩人抓住,用僧人的敲門聲反襯周圍環境的幽靜。“敲”字用得很妙,而賈島曾在“推”、“敲”兩字使用上猶豫不決,后來在韓愈的建議下,使用“敲”字,兩人因此也成為了朋友。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是寫回歸路上所見。過橋是色彩斑斕的原野;晚風輕拂,云腳飄移,仿佛山石在移動。“石”是不會“移”的,詩人用反說,別具神韻。這一切,又都籠罩著一層潔白如銀的月色,更顯出環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表明詩人不負歸隱的約定。前三聯都是敘事與寫景,最后一聯點出詩人心中幽情,托出詩的主旨。正是這種幽雅的處所,悠閑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云根,無一不是尋常所見景物;閑居、敲門、過橋、暫去等等,無一不是尋常的行事。然而詩人偏于尋常處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語言質樸,冥契自然,而又韻味醇厚。▲

,

參考資料:完善

1、 施紹文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961-962 .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描寫詩人訪友人李凝未遇的小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走訪友人李凝未遇,于是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
賈島

賈島(779~843)字閬仙,一作浪仙,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初出家為僧,名無本。后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曾任長江主簿,人稱賈長江。是著名的苦吟詩人。注重詩句錘煉,刻意求工。其詩情調凄苦,也偶有一些清新......[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