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途中逢管倅

趙彥端〔宋代〕〔〕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無據。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漂泊他鄉多年,已是心中愁苦人憔悴。故人相逢,二人感情依然深厚。剛重逢又要馬上分離,何等的倉促,怎么忍心唱那凄切的《陽關》曲!
我本就是漂泊在外的人,現在還要送漂泊之人遠去。愁苦無邊無際,秋蟬哀鳴,回首遙望,暮色一片蒼茫。

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詞調最早見于南唐馮延已的《陽春集》,又名十八香、沙頭雨、南浦月、尋瑤草、萬年春、點櫻桃。此曲句式上片為四七四五,下片為四五三四五。人聲韻,上下片首句均不押韻。
管倅(cuì):其人不詳,據詞中推測,應是作者好友。倅,對州郡副貳之官的稱呼。
憔悴:指作者現在困苦的樣子。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著重寫故友的重逢與別離。“憔悴”是說他們相遇時倆人的形貌已憔悴不堪,早已不象年輕時那樣意氣風發了。不僅重逢在垂暮之年,且顛沛奔波于天涯海角,這就更令人感慨噓唏了。然而,友誼卻沒有因歲月流逝而淡漠,人雖憔悴,感情友誼并未憔悴。前句抑,后句揚,且重疊兩個鏗鏘作響的“故”字加以強調,通過白描式的敘述,久別重逢時的喜悅,和對純真友誼的珍重,在吟詠之中,自然能體味得出。“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這是一個急轉。好友重逢,理應暢敘離情,如今卻不能如愿。為了生計,大家匆匆相聚,又匆匆分別,怎能不傷懷、悲切呢!情之所至,開懷暢飲,唱一曲《陽關三疊》以遣情懷。然而,唱到動情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著重寫故友的重逢與別離。“憔悴”是說他們相遇時倆人的形貌已憔悴不堪,早已不象年輕時那樣意氣風發了。不僅重逢在垂暮之年,且顛沛奔波于天涯海角,這就更令人感慨噓唏了。然而,友誼卻沒有因歲月流逝而淡漠,人雖憔悴,感情友誼并未憔悴。前句抑,后句揚,且重疊兩個鏗鏘作響的“故”字加以強調,通過白描式的敘述,久別重逢時的喜悅,和對純真友誼的珍重,在吟詠之中,自然能體味得出。“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這是一個急轉。好友重逢,理應暢敘離情,如今卻不能如愿。為了生計,大家匆匆相聚,又匆匆分別,怎能不傷懷、悲切呢!情之所至,開懷暢飲,唱一曲《陽關三疊》以遣情懷。然而,唱到動情處,嗚嗚咽咽,實在無法再唱下去了。這是真情的流露。。

  “愁無據。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在他鄉遇故知,倆人都是人生旅途上的匆匆過客。正如蘇軾所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天涯淪落人,聚散苦匆匆。今朝一別后,何日再相逢?一個“更”字道出這是非同一般的送別和愁怨之深。“愁無據,塞蟬鳴處,回首斜陽暮。”此時倆人心頭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是很難用言語盡情表達的。只有在依依惜別,頻頻回首相望中,看著斜陽在寒蟬鳴叫的樹林里降落,天色逐漸黯淡下來,這種感情才體味得更深切。以寫景結句,點出時令,渲染離別的環境氣氛,不言愁,而愁自見。

  全詞風格婉約、言辭樸實、情感真摯,沒有對匆匆相逢又別離的全過程進行具體描寫,而是側重突出即將分手之時的愁情,寫得凄惻動人,可謂送別詞中的佳作。唐代詩人李益的《喜見外弟又言別》詩就對這種客中相見又分手的情形作了細致的刻畫,可與本詞參照理解。▲

,

參考資料:完善

1、 《線裝經典》編委會.《宋詞鑒賞辭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01:第201頁 2、 華業.《詞坊》:中國長安出版社,2007.6:第241頁 3、 韋立軍.《宋詞鑒賞辭典》:北京出版社,2009.05:第108頁
創作背景
“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著重寫故友的重逢與別離。“憔悴”是說他們相遇時倆人的形貌已憔悴不堪,早已不象年輕時那樣意氣風發了。不僅重逢在垂暮之年,且顛沛奔波于天涯海角,這就更令人感慨噓唏了。然而,友誼卻沒有因歲月流逝而淡漠,人雖憔悴,感情友誼并未憔悴。前句抑,后句揚,且重疊兩個鏗鏘作響的“故”字加以強調,通過白描式的敘述,久別重逢時的喜悅,和對純真友誼的珍重,在吟詠之中,自然能體味得出。“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這是一個急轉。好友重逢,理應暢敘離情,如今卻不能如愿。為了生計,大家匆匆相聚,又匆匆分別,怎能不傷懷、悲切呢!情之所至,開懷暢飲,唱一曲《陽關三疊》以遣情懷。然而,唱到動情處,嗚嗚咽咽,實在無法再唱下去了。這是真情的流露。。
趙彥端

趙彥端(1121~1175)字德莊,號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工為詞,嘗賦西湖謁金門詞,有“波底夕陽紅濕”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會作此”!……"乾道、淳熙間,(公元一一......[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