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經父寄張繢二首

孔平仲〔宋代〕〔〕

解縱梟鴟啄鳳凰,天心似此亦難詳。
但知斬馬憑孤劍,豈為摧車避太行!
得者折腰猶下列,失之垂翅合南翔。
不如長揖塵埃去,同老逍遙物外鄉。

半通官職萬人才,卷蓄經綸未得開。
鸞鳳托巢雖枳棘,神仙定籍已蓬萊。
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學荊山玉淚哀。
倚伏萬端寧有定,塞翁失馬尚歸來。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放任縱容惡鳥鴟梟去啄傷高貴的鳳凰,天心竟然想這樣做叫人難以審察端詳。
憑仗斬馬孤劍想把奸佞之徒一掃而光,豈肯因太行艱險能摧車輪而回避不前!
得勢小人盡管折腰權貴也不過是小官,你雖暫時失勢垂下羽翼終能展翅高翔。
倒不如永遠地辭別這污濁的仕途,我們一同逍遙物外一起終老他方。

官職半通是萬里挑一的人才,有滿腹經綸卷蓄著未能展開。
鸞鳳托巢只是暫時棲身枳棘,神仙謫降畢竟已落籍于蓬萊。
像漆室女倚柱而歌忠心耿耿 ,莫學卞和哭在荊山涕淚哀哀。
世事本來倚伏萬變豈能有定 ,塞翁失馬禍福相倚還能歸來。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組詩對張繢剛正不阿的精神和未得施展的才學,給予了贊頌,并作了慰勉和勸誠。

  第一首首聯引申《莊子·秋水》“鴟得腐鼠”,而“嚇”“鹓雛”之意,之“梟鴟”得“解縱”,“鳳凰”被剝“啄”,比喻小人逞兇,君子遭害。世局如此,自無天理可以推“詳”的了。次聯贊揚了張繢的崢嶸風骨。上句稱張繢就像漢代朱云那樣,只知道憑借“尚方斬馬劍”,誓“斷佞臣”之頭(《漢書·朱云傳》),決不妥協。下句化用曹操《苦寒行》詩意,說他不肯因為太行山艱險,可能摧折車輪,而回避不前。這兩句把兩個著名典故精心組合,成為孔平仲詩中的佳聯。張繢的凜凜風骨,在詩行中閃出了光彩。三聯則評議了朝政的污濁,也從政治得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組詩對張繢剛正不阿的精神和未得施展的才學,給予了贊頌,并作了慰勉和勸誠。

  第一首首聯引申《莊子·秋水》“鴟得腐鼠”,而“嚇”“鹓雛”之意,之“梟鴟”得“解縱”,“鳳凰”被剝“啄”,比喻小人逞兇,君子遭害。世局如此,自無天理可以推“詳”的了。次聯贊揚了張繢的崢嶸風骨。上句稱張繢就像漢代朱云那樣,只知道憑借“尚方斬馬劍”,誓“斷佞臣”之頭(《漢書·朱云傳》),決不妥協。下句化用曹操《苦寒行》詩意,說他不肯因為太行山艱險,可能摧折車輪,而回避不前。這兩句把兩個著名典故精心組合,成為孔平仲詩中的佳聯。張繢的凜凜風骨,在詩行中閃出了光彩。三聯則評議了朝政的污濁,也從政治得失上為張繢作了分析。上句說:軟媚者雖然卑躬“折腰”于小人之前,仍然屈居“下列”,所得幾何?而潔身自愛者雖然“垂翅”,但終將振翅南飛,又算什么“失”呢?這兩句把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和《后漢書·馮異傳》的“始則垂翅回溪”,“終能奮翼澠池”的名言加以提煉,構成一聯對句,以形象說理,極具啟發性。末聯“不如長揖塵埃去,同老逍遙物外鄉”,在析理的基礎上,對張繢提出建議:你的立身大節既已確定,對出與處的兩種可能又都深有了解,那還有什么可猶豫的呢?看來,不如長揖塵世,同老于“物外”之鄉,去做“逍遙游”,才真正適意呵!這里的“長揖塵埃”,“逍遙物外”,化用了《莊子》語意,對污濁政局表示了厭棄。

  第一首在贊譽中帶有不少安慰的口氣,第二首則于推崇中滲入了一些勸勉的成分。重點還在第二首。第二首首聯對張繢備極推崇,而又深表惋惜。他是“萬”中選一的人才,卻“官職”未“通”;他有“經綸”天下的滿腹學問,卻“卷蓄”而不得展用。次聯以兩個比喻,指出張繢不會久困“下列”,終將重返朝廷。上句是化用《后漢書·仇覽傳》“積棘非鸞鳳所棲”的話,說鸞鳳雖暫時“托巢”于“枳棘”之上,終能棲息在梧桐之顛,正如神仙,雖也有謫降,畢竟已在蓬萊三山“定籍”。三聯對張繢既有勉勵,也有勸誡。上句用《列女傳》魯穆公時漆室女憂念國事,倚柱而歌的故事。下句用《韓非子》卞和獻璞玉被砍足,抱璞哭于荊山的故事。兩句一氣呵成,意思是說,只要存著漆室女的耿耿之心,定有施展抱負之一日,無須學卞和抱璞而哭,因為世事本是倚伏不定的,否極終將泰來。于是引出尾聯的寬緩語。尾聯化用《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詞意,以及《淮南子》“塞翁失馬”的故事,對張繢作了鼓勵。詩人指出:張繢在政治上雖然暫受挫折,只要此心不渝,定有禍去福歸之一日。

  這兩首詩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把說理與抒情有機統一。兩者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割裂。但詩人熟練地掌握了寫詩技巧,使之結合自然。如第一首的一、四聯,第二首的四聯,一再化用《莊子》中《秋水》、《逍遙游》和《老子》、《淮南子》中的詞意與典故;第一首的三聯節取漢代、晉代兩朝的成語,說理成分都較濃厚。然而這些說理的內容,不僅與形象結合,而且發之肺腑,從而具有抒情色彩。在喻人以理的同時,還能起到感人以情的作用。這就避免了抽象、空洞地述說道理之弊。

  這兩首詩的中間兩聯把一些為人處世的生活準則,反復進行藝術綜合,最后概括成精彩偶對,構思過程頗費推敲。如第一首次聯以“斬馬憑孤劍”對“摧車避太行”,“斬馬劍”三字經他一分為二,“斬馬”與“摧車”,便成了工對。又在“劍”前綴一“孤”字,以與“太行”成對,這“孤”字很能表現出持劍人的膽氣。再通過“但知”、“豈為”這樣旨意確切的詞語加強表現力。主人公張繢的勁直氣骨,便鮮明地突現出來。又如第二首三聯以“漆室葵心”對“荊山玉淚”,句首的“但存”、“莫學”,傾向性都很明顯,表現出兩種不同的?%5??方式,而十分推許前者。“玉淚”二字更打破了比擬婦女淚水的一般用法,而換上卞和抱璞玉哭于荊山的內容,頓時異彩煥發。由于詩人在中間兩聯的寫作上狠下了功夫,在醞釀一、四兩聯時,又盡可能地發揮他運用散行句式的特長,這就使他的七律作品能成為宋詩中的優秀詩篇。其中如“但知斬馬憑孤劍,豈為摧車避太行”、“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學荊山玉淚苦”等聯,以工巧的對仗表現了古代“勁直”之士除惡犯險、無所畏避的精神和憂國憂民、無怨無悔的心志,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

參考資料:完善

1、 蕭東海編著. 宋代吉安名家詩詞文選[M].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1.12.第101頁 2、 繆鉞著. 宋詩鑒賞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5.06.第531-534頁
創作背景
這組詩對張繢剛正不阿的精神和未得施展的才學,給予了贊頌,并作了慰勉和勸誠。
孔平仲

孔平仲 北宋詩人。字義甫,一作毅父。新喻(今江西新余縣)人。生卒年不詳。治平二年(1065)舉進士,曾任秘書丞、集賢校理,又提點江浙鑄錢、京西刑獄。 孔平仲長于史學,工文詞,富于詞藻,著有《珩璜新......[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