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長簡仲咸

王禹偁〔宋代〕〔〕

日長何計到黃昏,郡僻官閑晝掩門。
子美集開詩世界,伯陽書見道根源。
風飄北院花千片,月上東樓酒一罇。
不是同年來主郡,此心牢落共誰論。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白天變長了,黃昏前的時光怎么打發呢?偏僻的州郡里,官衙閑寂,盡日掩門。
翻開杜甫的集子,在詩的世界里徜徉,從老子的《道德經》中窺見道的本原。
北院繁花千片隨風飄落,月亮升起時在東樓有美酒相伴。
若不是和我同年考中進士的你在商州主持政務,我寥落的情懷又能向誰述說呢?

注釋
簡:即書信,用為動詞。
仲咸:馮伉,字仲咸,與王禹偁為同年進士,且同在商州主持政務。
伯陽:即老子。
風飄:王禹偁詩集的影印本為“風騷”,《宋詩別裁集》據《小畜集》改為“風飄”,以此為準。
樽:古代一種盛酒的器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首聯寫詩人黃昏寂寞無所消遣。“日長”二字點題,籠罩全篇,說明寫信原因,意在微露全詩之旨。此句也是情語,刻畫了詩人“寂寞恨更長”的苦悶之情。“閑”字,聚全詩精神,為一篇眼目。詩人口中說閑,正是心中不肯閑之故。他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詩人在淳化二年(991年),因徐鉉誣陷,而貶商州。故一“閑”字,凝聚著作者的不滿和惆悵、苦悶和孤獨,這就像“一字妥貼,全篇生色”。“郡僻”、“晝掩門”對閑字作了進一步渲染。以下三聯均承此而來。

  頷聯是寫讀書銷愁。王禹偁的詩借鑒杜甫、白居易,“本與樂天為后進,敢期子美是前身”。他用“開詩世界”來盛贊杜甫,獨具慧眼。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詩人意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首聯寫詩人黃昏寂寞無所消遣。“日長”二字點題,籠罩全篇,說明寫信原因,意在微露全詩之旨。此句也是情語,刻畫了詩人“寂寞恨更長”的苦悶之情。“閑”字,聚全詩精神,為一篇眼目。詩人口中說閑,正是心中不肯閑之故。他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詩人在淳化二年(991年),因徐鉉誣陷,而貶商州。故一“閑”字,凝聚著作者的不滿和惆悵、苦悶和孤獨,這就像“一字妥貼,全篇生色”。“郡僻”、“晝掩門”對閑字作了進一步渲染。以下三聯均承此而來。

  頷聯是寫讀書銷愁。王禹偁的詩借鑒杜甫、白居易,“本與樂天為后進,敢期子美是前身”。他用“開詩世界”來盛贊杜甫,獨具慧眼。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詩人意在杜甫詩中尋覓知音,有所寄托,借杜詩之酒杯澆自已之塊壘,抒發其仕途坎坷、懷才不遇的悲涼心境,他又從老子《道德經》中尋求精神歸宿。但他始終沒有避世隱退,而是想積極入仕。這種矛盾,詩人了然于心,他用杜甫和老子的作品合聯,正暗示出這種復雜心理。

  頸聯寫風撫落花,借酒消愁。詩人從書中沒有找到寄托。想從自然界中尋求安慰。他趁黃昏月出之際,獨自登樓以遣心中幽怨,但映入眼簾的是萬花飄零的蕭瑟景象,其意在排遣,卻又添了傷春之情。當此際,孑然一人,抑郁不平之情能與誰訴,詩人感到氣咽語塞。此二句未著一情語,而孤獨寂寞之情畢現,寓情于景,堪稱佳妙。“月上”一詞雖冗余,但不能剔除。它交代了流動的時間,又將詩人感情轉進一層,白天難熬盼黃昏,到了黃昏又如何,只有一樽在手了。

  尾聯驟然一轉,豁然洞開,抒發了自己同仲咸親密無間的感情。當時,他常以詩贈仲咸,離商州之日即賦詩別:“二年商嶺賴知音,惜別難藏淚滿襟”(《留別仲咸》),可見兩人友誼之深厚。但若出以肯定之句,便索然寡味,這里妙用反問句法,暗將仲咸與世俗對比,愈見仲咸的高義,世俗的薄情。這樣造句,含蓄蘊藉,內涵豐富。

  此詩語言平易,風格清新,饒有風韻,與白居易相近。章法井然,一氣流轉,“共誰論”、“酒一樽”、“晝掩門”等前呼后應,始終緊扣一“閑”字。二、三聯對仗也頗為工穩。▲

,

參考資料:完善

1、 繆鉞等.宋詞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16
創作背景
首聯寫詩人黃昏寂寞無所消遣。“日長”二字點題,籠罩全篇,說明寫信原因,意在微露全詩之旨。此句也是情語,刻畫了詩人“寂寞恨更長”的苦悶之情。“閑”字,聚全詩精神,為一篇眼目。詩人口中說閑,正是心中不肯閑之故。他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詩人在淳化二年(991年),因徐鉉誣陷,而貶商州。故一“閑”字,凝聚著作者的不滿和惆悵、苦悶和孤獨,這就像“一字妥貼,全篇生色”。“郡僻”、“晝掩門”對閑字作了進一步渲染。以下三聯均承此而來。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屬山東)人。晚貶知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登進士第,授成武主簿,遷大理評事,移知長洲。端拱初,擢右拾遺,直史館。后拜左司諫、知制誥。淳化二......[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