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雙槳來時

姜夔〔宋代〕〔〕

《吳都賦》云:“戶藏煙浦,家具畫船。”唯吳興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過也。己酉歲,予與蕭時父載酒南郭,感遇成歌。

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春漸遠、汀洲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十里揚州 ,三生杜牧,前事休說。
又還是、宮燭分煙,奈愁里、匆匆換時節。都把一襟芳思,與空階榆莢。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想見西出陽關,故人初別。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吳都賦》說:“戶藏煙浦,家具畫船。”只有吳興才有這種繁華的景致。吳興春游的壯觀場面,西湖也不能相比。已酉這一年,我和蕭時父在城南處一邊載酒一邊劃船,歸來于是寫下此詞。

江面上蕩著雙槳劃來一只小船,我忽然發現,船上的人好像是我昔日戀人。她正在用團扇輕輕地去迎接那些飛來飛去的楊花,她的眼神,真是楚楚動人。春光漸漸去遠,沙洲自然變綠,又添幾聲悅耳的鳥鳴。遙想當年,在繁華如錦的揚州路,我如杜牧年少時放蕩尋歡。往事早已成煙,思念也無用處。
又一次到了寒食時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淳熙十六年(1189)湖州春游作,所棖觸全在昔年與一合肥妓女舊情,用情癡絕奇絕,非如此不足與言白石。蕭時父,老詩人蕭德藻的子侄輩。蕭德藻賞識周濟白石,以侄女妻之。偶然邂逅,白石與友人在湖州春游,迎面而來的小艇上,有女子恍似日夕相思的合肥舊識。“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一恍而過的鏡頭,眉目還真有些想象!然而“春漸遠”,不是的。桃根桃葉,王獻之二妾名,喻意中人姊妹行。

  按,白石二十余歲在合肥時曾戀身份似為勾闌的女子,后再蒞江淮,其人已杳。自此白石魂牽夢縈至于一世,“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鷓鴣天》)女子妙解音樂,恨入四弦人欲老,寶箏能撥春風,此詞以《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淳熙十六年(1189)湖州春游作,所棖觸全在昔年與一合肥妓女舊情,用情癡絕奇絕,非如此不足與言白石。蕭時父,老詩人蕭德藻的子侄輩。蕭德藻賞識周濟白石,以侄女妻之。偶然邂逅,白石與友人在湖州春游,迎面而來的小艇上,有女子恍似日夕相思的合肥舊識。“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一恍而過的鏡頭,眉目還真有些想象!然而“春漸遠”,不是的。桃根桃葉,王獻之二妾名,喻意中人姊妹行。

  按,白石二十余歲在合肥時曾戀身份似為勾闌的女子,后再蒞江淮,其人已杳。自此白石魂牽夢縈至于一世,“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鷓鴣天》)女子妙解音樂,恨入四弦人欲老,寶箏能撥春風,此詞以《琵琶仙》名調,包含音樂上的懷念。春漸遠了,添幾聲伯勞哀鳴的“自綠汀洲”自擬。白石每比唐代“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的杜牧,實未盡當。歇拍“十里揚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深情追憶至“三生”,使人腹痛。

  下片展開這可解又不可解的“三生”情愫。白石《淡黃柳》小序說合肥多種柳,“客居合肥城南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故白石詠柳幾乎都和懷念合肥女子有關。絲絲柳色都在牽動“三生情愫”,所以下片隱括唐人詠柳三詩,并非泛泛之辭。“三生杜牧,前事休說。”偏要細說。此正詞人性情和表現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處。

  引用改裝三首詠柳唐詩,有何特點、有何用意?“宮燭分煙”用韓翃《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此柳及柳花乃是蒙德宗皇帝御賞的為皇家氣象湊趣之物,與一世布衣的白石大異,故一筆撇過,“奈愁里匆匆換時節。”“空階榆莢”用韓愈《晚春》詩“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句意,此才是白石心目中之柳,故把一襟芳思付與,用兩韻盡情渲染。“起舞回雪”句全詞高潮。想見與合肥女子會心即在此千萬縷起舞回雪處,楊花榆莢必有內心深處共鳴,否則不會終生難忘。末用王維《渭城曲》,雖是青青新柳,已漸淡漸遠,西出陽關矣。“起舞回雪”,不作御街御柳,這是“三生杜牧”與合肥女子愛情的畫龍點睛之筆。

  一氣清空,凈化、淡化的渺茫愛情,云縷浪花般的追憶,又是何等執著濃郁。▲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評解   本詞描寫春游時偶遇與昔日戀人相似之女子,而勾起對往日情致的美好回憶。上片寫奇遇時的感受和悵惘,下片寫芳景虛逝的怨恨。詞中的“桃根桃葉”代指詞人在合肥所眷戀的琵琶妓娣妹之人。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千萬縷”二句借細柳添色生愁,“藏鴉”意象,暗用李白《楊叛兒》:“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詩意, 隱喻黃昏時男女幽會歡愛,傳達出昔日歡愛已不得,唯見楊花柳絮漫天舞的惆悵與傷感。陳匪石在《宋詞舉》中評曰:“全篇以跌宕之筆寫邈之情,往復回環,情文兼至。結拍想到‘初別’,即行收住,尤覺余味曲包,非徒以清剛勝也。”此詞既有生活體驗在內,也可看出作者捕捉瞬間美景及表現瞬間感受的高超能力。“春漸遠“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二

  宋詞獨詣之美,在于發舒靈心秀懷之思,極盡要眇馨逸之致。在中國人文化心靈發育史上,宋詞意味著一種新境界。姜白石詞,“天籟人力,兩臻絕頂”(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幾乎篇篇都是宋詞中的珍品。

  白石對舊日情人的一往情深,正如沈祖棻所說:“蛾眉雖自奇絕,而屬意故人,所謂”任他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也。“(《姜夔詞小札》)吳興北瀕太湖,山水清絕。東西苕溪諸水流至城內,匯為霅溪,流入太湖。詞序贊美吳興”戶藏煙浦,家具畫船“,”春游之盛,西湖未能過也“。到過西湖、太湖的人都知道,西湖以韻致勝,太湖以氣象勝。吳興春游之盛,北宋著名詞人張先有《木蘭花 乙卯吳興寒食》留下寫照。

展開閱讀全文 ∨,題解

  《琵琶仙》,詞調名,始見于姜夔詞,為其自度曲。

  人在極度的渴念之中往往會生出幻覺,誤將儀態相似者當成心向往之的伊人,這首詞劈頭就真切地寫出這種生活體驗,把那“是耶?非耶?”盼望、驚喜之余又終歸失望的復雜感情,用工致的三言兩語描摹得生動而深刻。“春漸遠”以下頓宕轉折,借眼前景寫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往事不堪回首的愁情,及無限身世不偶之慨。下片仍抒發時序更易,流光匆匆、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的濃重感傷情緒,“都把”兩句,語氣似乎易舒緩,感情則極為沉痛。“千萬縷”幾句繪當前景物清麗生動,又深寓惜春傷別之意,融情會景,極煙水迷離之致。張炎贊此詞“全在情景交煉,得言

展開閱讀全文 ∨
創作背景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堯章,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先世出九真姜氏(九真唐時屬嶺南道愛州,在今越南境)。姜夔早歲孤貧。二十歲后,北游淮楚,南歷瀟湘。淳熙十三年(1186),結識蕭德藻于長沙。......[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