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公主的山中別墅對著云霞的門戶打開,帝王春日巡行的隊伍驚天動地地到來。
羽林軍的騎兵參差縱橫的隊列在花外巡邏,綴有五色羽毛的旗幟迎風飄揚,沿著帝王左右回宮。
宴會上用巖石間的水流聲來調節琴曲,又仿佛把山峰云霞的倒影傾入酒杯中。
皇帝的鑾駕早已經離開南莊的景色之地,陣陣簫聲還依然縈繞在鳳凰臺的周圍。
注釋
應制:即應詔,奉皇帝之命寫作詩文。幸:指得到皇帝的寵幸。太平公主:唐高宗女,武則天所生。初嫁薛紹,后嫁武則天侄武攸暨。唐隆元年(710),參與李隆基(唐玄宗)發動的宮廷政變,殺韋后和安樂公主,擁立李旦。開府置官屬,把持
此詩首聯寫唐中宗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頷聯寫皇帝的儀仗,頸聯寫宴會對酒當歌的盛況,尾聯寫宴后公主莊園依然沉浸在受寵若驚的氛圍之中。全詩合轍押韻,講究平仄,章法嚴整,起承轉合自然,是一首格律規范的律詩。
首聯寫事,即中宗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
頷聯蕩開,寫皇帝的儀仗,圍繞著皇帝和長公主。
頸聯寫宴會對酒當歌的盛況。
尾聯寫皇帝儀仗回歸后,長公主莊園依然沉浸在受寵若驚的氛圍之中。第四句的“日”可能指真正的太陽,也可能指皇帝。“霞”被認為是能夠使人長生的奇異食物,作者設想皇帝一群人在飲酒時把云霞在酒中的倒影也吸了進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此詩首聯寫唐中宗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頷聯寫皇帝的儀仗,頸聯寫宴會對酒當歌的盛況,尾聯寫宴后公主莊園依然沉浸在受寵若驚的氛圍之中。全詩合轍押韻,講究平仄,章法嚴整,起承轉合自然,是一首格律規范的律詩。
首聯寫事,即中宗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
頷聯蕩開,寫皇帝的儀仗,圍繞著皇帝和長公主。
頸聯寫宴會對酒當歌的盛況。
尾聯寫皇帝儀仗回歸后,長公主莊園依然沉浸在受寵若驚的氛圍之中。第四句的“日”可能指真正的太陽,也可能指皇帝。“霞”被認為是能夠使人長生的奇異食物,作者設想皇帝一群人在飲酒時把云霞在酒中的倒影也吸了進去。全詩寫得優雅溫和。頸聯的妙語并沒有妨礙詩篇的流暢,讀者可以預期水聲與宴會音樂和諧地混合,并熟悉于倒影的巧妙構思。結句留給讀者仙樂繚繞空中的微妙感覺,及牛郎織女、弄玉簫史的主題的輕微暗示。
這首詩在格律上幾乎沒有瑕疵。作者把早期宮廷詩的全部規則運用到新的七言律詩上來。全詩平仄規范,韻合十灰,為平起式首句入韻格。中二聯對仗工整,其中頷聯搖曳對參差,雙聲對雙。章法嚴整,起承轉合自然,堪稱一首規范的七律。▲
,參考資料:完善
1、 宇文所安.初唐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208-214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