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十首·議婚

白居易〔唐代〕〔〕

天下無正聲,悅耳即為娛。人間無正色,悅目即為姝。顏色非相遠(yuǎn),貧富則有殊。貧為時(shí)所棄,富為時(shí)所趨。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見人不斂手,嬌癡二八初。母兄未開口,已嫁不須臾。綠窗貧家女,寂寞二十余。荊釵不直錢,衣上無真珠。幾回人欲聘,臨日又踟躕。主人會(huì)良媒,置酒滿玉壺。四座且勿飲,聽我歌兩途。富家女易嫁,嫁早輕其夫。貧家女難嫁,嫁晚孝于姑。聞君欲娶婦,娶婦意何如?
譯文及注釋
譯文天下沒有純正的樂聲,只要聽起來悅耳,使人感到歡娛就行。人世間本無什么標(biāo)準(zhǔn)的美色,只要自己認(rèn)為好看,那就是美女。如果容顏相貌相差不大,但是家庭窮富有差異。那么貧窮時(shí)會(huì)被對(duì)方嫌棄,富貴時(shí)會(huì)很順利的走在一起。住在富麗堂皇的閣樓里面的富家小姐,常常用金絲線繡織綾羅嫁衣。人來了,也不收斂,才剛剛十六歲,還常常撒嬌裝傻。家人還沒有開口張羅,就有人上門提親,并順利地嫁人了。住在簡易的陋室里面的窮苦小姐,一個(gè)人,都長到二十多歲了。頭上戴的是不值錢的荊條釵,衣裳沒有任何裝飾。有好幾次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創(chuàng)作背景
《秦中吟十首》是白居易在唐憲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前后創(chuàng)作于長安的一組諷喻詩。這組詩是作者在政治思想情緒高漲的情況下寫成的。本首詩是其中的第一首。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hào)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后遷居下鄧邽(今陜西渭南縣)。早年家境貧困,對(duì)社會(huì)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地接觸和了解。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中進(jìn)士,授......[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fēng)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quán)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tái)。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fēng)。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