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歸舊山

李白〔唐代〕〔〕

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盡,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樹倒江橫。
白犬離村吠,蒼苔壁上生。
穿廚孤雉過,臨屋舊猿鳴。
木落禽巢在,籬疏獸路成。
拂床蒼鼠走,倒篋素魚驚。
洗硯修良策,敲松擬素貞。
此時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沾滿灰塵的帽子還未清洗,匆匆歸來后立即叩訪山門。
爬滿青藤的小路向遠處伸延,高遠的萬點雪峰若隱若現。
周圍滿地都鋪上枯枝冷葉,寒冷的峽谷中都是凝滯不動的密云。
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竹,深山中老樹古木斜倒著橫在江面。
白狗離開村子在遠處狂吠,蒼苔在屋里的墻壁上生長。
廚房中出現野雞穿來穿去,臨屋處依然有猿猴在啼鳴。
樹枝掉落上面的鳥巢還在,籬笆疏漏成為野獸的路徑。
整理床鋪有蒼鼠急忙逃走,倒出箱子驚動了箱中蠹魚。
要發憤讀書學好治國本領,養成青松一樣高尚的品格。
這次回來不久將又要離去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此詩為李白在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時所作,詩寫自己匆匆歸家發現舊居的荒敗景象,表達了即將告別隱居讀書生活的留戀之情。全詩采用移步換形之法,描寫舊山景象和舊居的荒敗,嘆惋之情中卻展示了自己立志發憤讀書,以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詩在形式上既講求格式又不為格律所羈縛,體現了李白在詩歌創作上形式遷就內容的特點。

  詩中的李白歸心似箭,未洗征塵,行色匆匆,即叩訪山門。那久違的遠山近水仿佛對他有意,那故園的芳草仿佛對他有情。在歸來的路上,他以詩人敏銳的眼光捕捉到一系列景象:那碧綠的“一條藤徑”,那高遠的“萬點雪峰”,滿地密密麻麻的枯枝冷葉,一谷厚厚濃濃凝滯不動的寒云,冬日里生命常新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詩為李白在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時所作,詩寫自己匆匆歸家發現舊居的荒敗景象,表達了即將告別隱居讀書生活的留戀之情。全詩采用移步換形之法,描寫舊山景象和舊居的荒敗,嘆惋之情中卻展示了自己立志發憤讀書,以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詩在形式上既講求格式又不為格律所羈縛,體現了李白在詩歌創作上形式遷就內容的特點。

  詩中的李白歸心似箭,未洗征塵,行色匆匆,即叩訪山門。那久違的遠山近水仿佛對他有意,那故園的芳草仿佛對他有情。在歸來的路上,他以詩人敏銳的眼光捕捉到一系列景象:那碧綠的“一條藤徑”,那高遠的“萬點雪峰”,滿地密密麻麻的枯枝冷葉,一谷厚厚濃濃凝滯不動的寒云,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深山中老樹古木破江而橫。

  根據詩中的描寫,萬點靜寂的雪峰前有一條鮮活碧綠的藤徑,人蹤渺無的自然里有沖風冒雪的嫩篁常青,縱然“谷寒云不行”,縱然“古樹倒江橫”,但靜寂中依舊有遠山的召喚,死灰中依舊有頑強的生命,這就是不滅的人性之燈。正是在這樣的自然里,在這樣的山水中,李白真切地感到,他的心是屬于陽光、雪峰、嫩竹、白云和大自然的,也只有在自然的山水之中,他的心才是最自由的。人在自然山水中放情,心在自然山水中平衡,詩人在登山涉水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給予他的無限生命力和無盡的快慰感。

  “此時重一去,去合到三清”兩句,表明李白此次回歸“舊山”,只是作短暫停留,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又將遠離。“歸”即將“別”,要告別自己熟悉的居所,告別多年讀書學習的一段重要人生經歷,無怪乎作者使用了那么多筆墨。詩中明白宣告“去合到三清”,意即以詩文干謁權貴,重用于當世,以伸鯤鵬之志。

  李白的這種對自然山水的心儀與交流,是一種人格的“尋真”。他希望達到的,就是借客觀自然山水的清涼,來盡情洗滌自己主觀的俗慮。在李白的筆下,自然山水有時就是一種象征,當自然山水被當作是一種客觀關聯物,作為一種永恒的象征時,它就能使李白產生強烈的時空意識。

  這首詩首先寫冬歸舊山的急切心情,再寫歸山所見景象。雖然時值寒冬,地冷谷寒,但難掩詩人對舊山的喜愛:萬點雪峰,在陽光下閃爍;爬滿青藤的山間小路,依然充滿生機。接著近距離描寫舊居的荒涼破敗。由于離居時久,詩人居所已成雉飛、猿啼、鼠走、獸奔之地,在鋪陳描寫中詩人難以掩飾的嘆惋之情表露無遺。最后詩人表示要重新振作,發憤讀書,以求聞達于當世,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

參考資料:完善

1、 敬永諒.李白《冬日歸舊山》探微.文史雜志,2004(5)
創作背景
這首詩收錄于《文苑英華》、《李太白全集》及《彰明縣志》,是李白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時所作。學者一般認為李白歸“舊山”時間在唐玄宗開元九年(721)冬天。開元九年春二、三月李白投刺蘇颋不中,只受到“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雖風力未成,且見專之骨,若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比肩也”的夸獎,卻不見用,而大為掃興,有“卻憶青山上,云門掩竹齋”之意,故七八個月后歸“舊山”讀書處,作此詩。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即生于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