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鄰家的公雞才不管離別的痛苦,還是不停地啼叫,像是在催人離去。回望高城, 音信卻受到阻隔。嚴霜覆蓋的小橋、月光籠罩的驛館、流水環繞的村莊、煙霧蒙蒙的城市,無一不是思念你的地方。
分別時,溶有胭脂的淚水紛落如雨,沾濕了衣袖,卻留下了千萬縷哀愁。想請歸鴻捎去我的思念,但是(冷漠無情的)鴻雁卻不肯停留,展翅漸飛漸遠。我倚著欄桿默然無語,獨自佇立在暮色籠罩的長空之下。
注釋
青玉案:詞牌名。
裛(yì):同“浥”,沾濕。
別袖:分別時揮動的衣袖。
燕支雨:指夾著胭脂的淚水紛落如雨。燕支:即胭脂。
謾(mán
上片寫因為詞人并不愿自己去臨安(當時的都城)那政治斗爭險惡的地方,所以清晨聽到鄰家雞叫,就像受人催促一般,感到十分厭煩。開篇的“鄰雞不管離懷苦,又還是、催人去”,表面上看起來是詞人在責怪晨雞不懂離人的痛苦,實則是在變相地表達詞人的不忍。和直接說自己不愿離去的詞句相比,這種迂回用筆的寫法更具藝術表現力。
當詞人啟程,欲要回望不愿離開的地方和家人時,卻發現“高城音信阻”,如此一去,今后取得聯系可謂難矣。“霜橋月館,水村煙市”為移步換景的寫法。隨著他繼續趕路,沿途的風景不斷變化,由開始的霜中、橋與月下之館,逐漸轉換成繞水而建、水霧環繞的村郭。“總是思君處”收尾上片,暗示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上片寫因為詞人并不愿自己去臨安(當時的都城)那政治斗爭險惡的地方,所以清晨聽到鄰家雞叫,就像受人催促一般,感到十分厭煩。開篇的“鄰雞不管離懷苦,又還是、催人去”,表面上看起來是詞人在責怪晨雞不懂離人的痛苦,實則是在變相地表達詞人的不忍。和直接說自己不愿離去的詞句相比,這種迂回用筆的寫法更具藝術表現力。
當詞人啟程,欲要回望不愿離開的地方和家人時,卻發現“高城音信阻”,如此一去,今后取得聯系可謂難矣。“霜橋月館,水村煙市”為移步換景的寫法。隨著他繼續趕路,沿途的風景不斷變化,由開始的霜中、橋與月下之館,逐漸轉換成繞水而建、水霧環繞的村郭。“總是思君處”收尾上片,暗示詞人一路走來,從沒有停止過對家中親人的思念。其不舍、思念,通過景色的變化暗示,以景傳情,細膩而婉轉,讓人感同身受。
下片徑承上片意脈,將“總是思君處”中的“思”字層層演繹,寫異地戀人的兩地哀愁。“燕支雨”是女子溶有脂粉的淚水,“襄殘別袖燕支雨,謾留得、愁千縷”即是詞人回想,佳人送別時斂擦淚的情景。她啼哭著為詞人送別,楚楚可憐的模樣,讓離人更加愁腸百轉。
正當他愁緒難以釋懷的時候,大雁飛過。古人云:“魚傳尺素,飛鴻托書。”北雁南飛,不受“高城”阻隔,詞人懷想,欲請鴻雁為南方佳人捎去音信,報個平安。怎奈“鴻雁不住”,自顧自地飛去,一點兒都不懂斯人情意。其實,詞人責備“鴻飛不住”,不過是借責備飛鴻來釋放心中怨意。
鴻雁無情,詞人只得倚欄無語,“獨立長天暮”,沉浸在思念中默默無言,望著眼前的天色慢慢變暗。景語作結,把詞人深沉的思量寄寓景中,含而不露,意味深長。
整首詞很好地運用了比興寄托的手法,詞人清晨時對于鄰雞的不滿,其實也暗喻著對于朝廷上秦檜勢力的不滿,對于鄰雞的責備也流露出詞人對于秦檜勢力的怨恨。而其后對于鴻雁的責備,也同樣出于此理。曲折筆意寫來,婉而多諷,盡顯風雅遺風。▲
,參考資料:完善
1、 劉默,陳思思,黃桂月編著.宋詞鑒賞大全集 下: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年:第407頁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