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玉的花房;
幾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燦爛,幾百枝花朵絳燭似的輝煌。
照地生輝,剛展開錦繡的身段,迎風飄香,卻沒帶蘭麝的香囊。
仙人的琪樹,被比得蒼白無色,王母的桃花,也顯得細小不香。
宿露浸潤,泛起紫閃閃的奇艷,朝陽照耀,放出紅燦燦的異光;
紅紫深淺,呈現著不同的色調,向背低昂,變幻出無數的形狀。
無力地臥在花叢,將息帶醉的身軀,多情地映著花葉,隱藏含羞的面龐。
嬌生生的笑容,仿佛想掩住香口,怨悠悠的情懷,好像在撕裂柔腸。
稱姿貴彩,的確是超凡絕俗,雜卉亂花,哪
詩人運用描寫、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手法,完成了這首有名的樂府詩。先以文彩艷麗的筆法描繪了牡丹妖艷迷人的姿色。繼寫由于牡丹的妖艷而引逗出卿士賞花的狂熱場面。然后筆鋒一轉,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重華不重實的流弊,由來已久。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這里沒有采取直接抨擊卿士的辦法,而是采取一種委惋的方式,說“卿士愛花心”是由于“牡丹妖艷色”所致。希望老天施展造化力來減卻牡丹的妖艷色,削退卿士的愛花心。最后正面提出: “同似吾君憂稼穡”的主張。白居易提倡天子與卿士關心農業生產的主張值得肯定。
開始四句從正面極寫牡丹的艷麗之態:黃色的花蕊,紅色的花瓣,成千上百的牡丹聯成一片,像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詩人運用描寫、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手法,完成了這首有名的樂府詩。先以文彩艷麗的筆法描繪了牡丹妖艷迷人的姿色。繼寫由于牡丹的妖艷而引逗出卿士賞花的狂熱場面。然后筆鋒一轉,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重華不重實的流弊,由來已久。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這里沒有采取直接抨擊卿士的辦法,而是采取一種委惋的方式,說“卿士愛花心”是由于“牡丹妖艷色”所致。希望老天施展造化力來減卻牡丹的妖艷色,削退卿士的愛花心。最后正面提出: “同似吾君憂稼穡”的主張。白居易提倡天子與卿士關心農業生產的主張值得肯定。
開始四句從正面極寫牡丹的艷麗之態:黃色的花蕊,紅色的花瓣,成千上百的牡丹聯成一片,像那晚霞似的
牡丹 燦爛輝煌?!罢盏爻蹰_錦繡段, 當風不結蘭麝囊。仙人琪樹白無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边@四句意思是:牡丹初開似錦繡的身段,光輝照地,香氣四溢。仙人的玉樹,王母的桃花都無法相比?!八蘼遁p盈泛紫艷, 朝陽照耀生紅光。紅紫二色間深淺, 向背萬態隨低昂?!币陨纤木湟馑际牵阂孤兜淖虧?,朝陽的照耀,使牡丹變幻著不同的色彩,展示著美麗的嬌態。
“映葉多情隱羞面, 臥叢無力含醉妝。低嬌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斷腸。濃姿貴彩信奇絕, 雜卉亂花無比方?!边@幾句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華麗、高貴、嬌美的牡丹超凡脫俗,與那些雜卉亂花不可相提并論。比方即比擬。比起牡丹,這兩種花都顯得太細小了。
“遂使”以下四句:寫王公貴族狂熱地賞玩牡丹, 這四句的大意是:牡丹的妖艷引逗著王公卿相,貴族公主,豪家兒郎,穿著漂亮,乘坐著輕便舒適的車馬終日賞玩?!靶l公宅”以下八句:繼寫牡丹盛開時賞花的盛況。這里用一“閉”字。寫盡了王公貴旋傾家出動賞牡丹的情景。又用一“開”字,寫盡了牡丹開處皆有人的情景。“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蹦档ぴ诠扔昵昂箝_,從開至謝,一般為二十來天?;ㄩ_花落,僅僅二十來天,在這一年一度的花開時節,滿城的人看花。就好象發狂了似的?!叭币韵滤木洌鹤h論時弊,進入主題。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這四句的大意是說:夏、商、周三代以后,浮華勝過了質樸,時人都重視虛華而不重視質實。直到看重牡丹的芳菲。這種流弊并非抬自今日,而是由來已久。“霞和”以下六句大意是:元和天子很關心農業生產.由于他憐憫老百姓感動了神靈,上天便降下了吉祥。去年地里的谷子長出了九穗。但是群臣不關心百姓疾苦。以致田野里很寂寞,無人前往問津。今年的麥子分出兩枝,真是祥瑞的征兆,但是這些卻無人理會,唯獨天子一個人內心感到喜悅。這是對皇帝的頌揚歡捧?!盁o人知”至末尾:直抒胸臆,點明主題。這四句的大意是:天降吉祥,沒人理會真叫人嘆息,我愿暫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減卻牡丹妖艷的顏色,冷卻一下卿士們愛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樣關心農業生產,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作者痛斥上層統治者狂熱地賞玩妖艷的牡丹而不關心與廣大百姓生命攸關的農桑。但作者無回天之力,只能無可奈何地呼喊:“我愿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艷色。少回卿士慢花心,同似吾君憂稼穡。”作者對皇帝的褒獎,只是一種類似辭賦中的說反話而已?!?/p>,
參考資料:完善
1、 賈炳棣.詠牡丹詩詞精選:金盾出版社,2008年8月:第22頁 2、 李冷文、曹法舜、董寅生.牡丹古詩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04月第1版:第21頁 3、 龔克昌、彭重光.白居易詩選: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年01月:第59頁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