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神仙到底是有是無還非常地渺茫,桃源仙境的傳說也實在是荒唐可笑。
流水盤旋繞著千回百轉的山巒,這樣的景象是畫在生綃上的幾幅圖畫,它們被掛在中堂。
武陵守是一位喜歡作畫的人,他將桃源圖題上字,裝上封寄到遠方京城的尚書省南宮中。
南宮先生得到畫卷非常高興,在圖上揮筆題詞,筆勢浩蕩,波浪起伏。
圖畫妙絕傳神,文章精巧工穩,奇異的仙境也恍恍惚惚好像移到了這里。
畫面上所畫在山谷巖壁,上開鑿建筑的房屋,房屋接著房屋,墻接著墻連綿不斷。
秦朝與漢朝的衰敗從來沒有聽說,天開地裂的變化他們也毫不關心。
遠近的地方都種滿了
此詩巧妙地借王維、劉禹錫等的“桃源仙境”之說,摒排眾議,指出朝代神仙之說的荒唐,認為桃園的本來面目只不過傳說。全詩以議論始又以議論終,中間夾以桃源故實的鋪敘與桃源圖畫的描繪,從而使議論新而不空,描敘平中見奇。
王維《桃源行》只重本事,層層敘寫,句句本色,不露鑿痕,被后世譽為千古絕唱。后人再作,必出新意,若無意,不必重作。韓愈借桃源圖畫為題材,力辟神仙之說,指出“神仙有無何眇芒,桃源之說誠荒唐。”摒排眾議,恢復桃花源的本來面目;桃花源不過是傳說之鄉、想象之境。
韓詩所以能與王詩并肩要在有二:一是否定了前人,包括王維把桃花源寫成“仙境”,而蠱人“出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此詩巧妙地借王維、劉禹錫等的“桃源仙境”之說,摒排眾議,指出朝代神仙之說的荒唐,認為桃園的本來面目只不過傳說。全詩以議論始又以議論終,中間夾以桃源故實的鋪敘與桃源圖畫的描繪,從而使議論新而不空,描敘平中見奇。
王維《桃源行》只重本事,層層敘寫,句句本色,不露鑿痕,被后世譽為千古絕唱。后人再作,必出新意,若無意,不必重作。韓愈借桃源圖畫為題材,力辟神仙之說,指出“神仙有無何眇芒,桃源之說誠荒唐。”摒排眾議,恢復桃花源的本來面目;桃花源不過是傳說之鄉、想象之境。
韓詩所以能與王詩并肩要在有二:一是否定了前人,包括王維把桃花源寫成“仙境”,而蠱人“出世”的主題。指出“神仙有無何眇芒,桃源之說誠荒唐。”這種思想在韓愈的時代是進步的,也是韓詩高出的原因。二是詩的寫法與語言的運用,起結照應,道出題旨,中先敘畫作案,次寫本事,間議提頓,語盡鋪張,通暢流利,雄渾奇偉。章法結構翻波疊浪,曲折有致。在句法上,其它七言古多用對句,而韓詩多用奇句,句法多變,形成了這首詩流利奇偉的特點。
全詩以議論開始,以議論結束,中間夾以桃花源中的故實,既突出了議論的意義,又不顯得空泛。▲
,參考資料:完善
1、 卞孝萱,張清華編選. 韓愈集[M].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4.10.第169-173頁 2、 湯貴仁. 韓愈詩選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37.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