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禪院

杜牧〔唐代〕〔〕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
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整條酒船給喝個精光,十年的青春歲月,總算沒有虛度。
今日,我兩鬢銀絲,躺在寺院的禪床上,風吹落花,茶煙在風中輕輕飄飏。

注釋
詩題一作《醉后題僧院》。禪院:寺院。
“觥(gōng)船”句:化用畢卓典故,據《晉書·畢卓傳》:”得酒滿數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觥,酒杯。觥船即載滿酒的船。棹,船槳。
公:指酒神。
禪榻:禪床,僧人打坐用的床具。
飏(yáng):飄。

賞析
賞析

  前兩句寫詩人年輕時落拓不羈、以酒為伴的瀟灑生涯。詩人暗用畢卓的典故,說自己十多年來,常常乘著扁舟載著美酒,自由自在地泛舟漂流,在酒的世界里如同畢卓那樣,忘憂忘返,覺得萬事皆空。用十年的青春歲月來與酒相伴,真算得上不辜負酒神。這里的“觥”、“公”同音雙關,由“觥”到“公”的轉換見出詩人對酒的贊頌,酒以其忘憂解憂而成了詩人的友人、恩人。由此也暗寓著詩人在多年來郁郁不得志、借酒澆愁的真實生活狀態。

  后兩句表現出一種洞悉世情的灑脫。詩人如今已經兩鬢斑白了,斜臥在禪床邊,品著僧人獻上的清茶,見煮茶的裊裊輕煙盤旋在微風中,此刻的閑情與安逸愜意飄然。可能是詩人借清茶一杯以消酒渴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前兩句寫詩人年輕時落拓不羈、以酒為伴的瀟灑生涯。詩人暗用畢卓的典故,說自己十多年來,常常乘著扁舟載著美酒,自由自在地泛舟漂流,在酒的世界里如同畢卓那樣,忘憂忘返,覺得萬事皆空。用十年的青春歲月來與酒相伴,真算得上不辜負酒神。這里的“觥”、“公”同音雙關,由“觥”到“公”的轉換見出詩人對酒的贊頌,酒以其忘憂解憂而成了詩人的友人、恩人。由此也暗寓著詩人在多年來郁郁不得志、借酒澆愁的真實生活狀態。

  后兩句表現出一種洞悉世情的灑脫。詩人如今已經兩鬢斑白了,斜臥在禪床邊,品著僧人獻上的清茶,見煮茶的裊裊輕煙盤旋在微風中,此刻的閑情與安逸愜意飄然。可能是詩人借清茶一杯以消酒渴,也可能是晚年因體衰而不能多飲聊且以茶代酒,或是因茶而思酒,但這兩句所透露出來的清幽境界和曠達情思,韻味深長。詩人杜牧平生留心當世之務,論政談兵,卓有見地,然而卻投閑置散,始終未能得位以施展抱負,以致大好年華只能在漫游酣飲中白白流逝,落得“今日鬃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的結果。此處“茶煙”與前面的“觥船”相應,“落花”與“青春”相應,說明一生自許甚高的詩人已經步入衰老之境,不僅施展抱負無從說起,就連酣飲漫游也不復可能,只有靠參禪品茗來消磨剩余的歲月。

  全詩通過酒與茶兩種境界的對比描寫,深蘊著對人生的獨特體悟。年輕時的風流放浪以及壯志難酬,全在“觥船”、“青春”等語句中體現出來;而今清靜禪院中的“禪榻”、“茶煙”所引發的萬般感慨,如同縈繞于落花風中的茶煙一樣散去無蹤。這首詩中包含著對年華老去時的感念與豁達、對過去青春歲月的追懷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全詩灑落而不見其辛酸。▲

,

參考資料:完善

1、 陳光.杜牧詩賞讀:線裝書局,2007:166-167 2、 盛世高考研究室.超級高中文言文全解全析: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142頁
創作背景
杜牧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公元828年(大和二年)進士及第,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