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觀妓

萬楚〔唐代〕〔〕

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斗麗華。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艷,醉舞雙眸斂鬢斜。
誰道五絲能續命,卻令今日死君家。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乍一看她,好像是在越溪浣紗的美女西施,又宛如碧玉,媲美美人麗華。
那深翠色的黛眉,使萱草相形失色;那火紅的裙裾,讓五月的石榴花嫉妒。
她善唱新歌,甜潤的歌喉,美妙的旋律,令人艷羨不已;她醉而起舞,雙眸含情,云鬢微亂,嬌媚之態令人心動神搖。
誰說那端午節避邪的五色絲線能救人性命,現在我的魂魄已被這位樂伎勾走,今日怕是要死在主人家里了!

注釋
五日:即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妓:樂伎。
西施:春秋時越過絕色美女。謾(màn)道:空說或莫說的意思。浣(huàn):洗。春紗:生絲織成的薄紗。
碧玉:南朝宋汝南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唐詩中,固多深刻反映社會現實的不朽篇章,然也不乏寫上層士大夫宴飲、贈妓之作。這類作品,一般思想性不高,在藝術上卻偶爾有可取之處。萬楚的《五日觀妓》,可以說就是這樣的一篇詩作。

  此詩首先寫樂伎的美妙動人。“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斗麗華”,一落筆便別有風情。在越溪邊浣紗的西施,是古來公認的美女。詩人剛剛提到西施,又用“謾道”二字將她撇過一邊。這樣,既觸發起了以美人比美人的聯想,又順勢轉到了眼前這位美女的身上。但仍不直說而故作迂曲。詩人讓西施、碧玉、麗華三個美女一路上迤邐行來,借傳統形象比擬所要描寫的對象,省卻了許多筆墨,卻使描寫對象輕易地步入了美人的行列之中。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唐詩中,固多深刻反映社會現實的不朽篇章,然也不乏寫上層士大夫宴飲、贈妓之作。這類作品,一般思想性不高,在藝術上卻偶爾有可取之處。萬楚的《五日觀妓》,可以說就是這樣的一篇詩作。

  此詩首先寫樂伎的美妙動人。“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斗麗華”,一落筆便別有風情。在越溪邊浣紗的西施,是古來公認的美女。詩人剛剛提到西施,又用“謾道”二字將她撇過一邊。這樣,既觸發起了以美人比美人的聯想,又順勢轉到了眼前這位美女的身上。但仍不直說而故作迂曲。詩人讓西施、碧玉、麗華三個美女一路上迤邐行來,借傳統形象比擬所要描寫的對象,省卻了許多筆墨,卻使描寫對象輕易地步入了美人的行列之中。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兩句采用了一種十分獨特的夸張而兼擬人的表現方法。上句用了表示動作的“奪將”,下句用了表示情感的“妒殺”,從而分別賦予眉黛、萱草、紅裙、榴花以生命,極盡對眉黛、紅裙渲染之能事。萱草和石榴都是詩人眼前景物。況端午時節,萱草正綠,榴花正紅,又都切合所寫時令。隨手拈來,為美人寫照,既見巧思,又極自然。

  寫罷形貌之后,又接寫歌舞:“新歌一曲令人艷,醉舞雙眸斂鬢斜。”寫出觀賞者對樂伎的艷羨,并點出“雙眸”,更使樂伎形象光彩照人,充分渲染了其勾魂攝魄的力量。

  以上四句對樂伎的描繪,從對形貌的靜態描繪開始,進而在動態中加以刻畫,寫她的歌舞。一靜一動,由形及神,展示了樂伎的色藝俱佳。

  最后詩人深情激動地說:“誰道五絲能續命,卻知今日死君家。”“死君家”與“彩絲線”密切關合,奇巧而自然,充分見出詩人動情之深。

  此詩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秾艷流麗,光彩照人,是以詩寫人的成功之作。特別“眉黛”二句表現手法獨特,富有藝術個性,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

參考資料:完善

1、 陳志明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401-404
創作背景
此詩作者萬楚是唐玄宗開元年間進士,詩當作于盛唐時期,但其具體的創作年份難以考證。從詩題可知,此詩是寫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觀看樂伎表演的。在唐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有龍舟競渡、吃粽子等,也有在這一天呼朋喚友、宴飲取樂的。此詩即是寫朋友間宴飲取樂的作品。
萬楚

萬楚,唐詩人。開元年間登進士及第。沉跡下僚,后退居潁水之濱。與李頎友善。清沈德潛謂其《驄馬》詩“幾可追步老杜”(《唐詩別裁集》)。《國秀集》選其詩三首,《全唐詩》存其詩八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生平......[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