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夫

杜甫〔唐代〕〔〕

十室幾人在?千山空自多!
路衢惟見哭,城市不聞歌。
漂梗無安地,銜枚有荷戈。
官軍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看十戶人家還有幾人在?無人相看,縱有千座山峰也白白地夸耀其多了。
四通八達的道路上只有哭泣的行人,城市里聽不到那歡樂的歌聲。
征夫橫銜枚于口中,扛著兵器,就像隨水漂流的桃梗,四處奔走,不得安定。
直至現在那官軍仍未能打通蜀道前來增援,蜀地不保,我的前途該如何安排?

注釋
征夫:古指出征的戰士,也指離家遠行的人。
室:即家。
空:徒然,白白地。
自多:自滿,自夸。
路衢(qú):四通八達的道路。
惟:只有,只是。
漂梗(piāo gěng):隨水漂流的桃梗。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哀憫黎民、心憂社稷的情懷。首聯寫戰爭造成的混亂人口減少。頷聯寫路上生離死別的場景。頸聯把自己比喻為漂浮在水中的斷枝枯藤,寫自己漂無定所。尾聯詩人通過寫現實蜀地未通暗含自己的前途渺茫,對自己和國家產生憂慮。全詩前二聯寫自己看到路上的征夫,后二聯聯系自己身世更像征夫,詩人從一個獨特視角,把一個混戰的安史之亂社會現實,以一個征夫的形象展示戰亂給社會帶來的災禍。

  首聯“十室幾人在?千山空自多”,寫出了戰爭頻仍的混亂時代,老百姓因苦于征戰遠戍,或流落他鄉或被抓當兵或饑寒而死,造成人口急劇減少的狀況。十戶人家沒有幾人是活著的,在這樣一個戰亂頻發的年代,黎民百姓已經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哀憫黎民、心憂社稷的情懷。首聯寫戰爭造成的混亂人口減少。頷聯寫路上生離死別的場景。頸聯把自己比喻為漂浮在水中的斷枝枯藤,寫自己漂無定所。尾聯詩人通過寫現實蜀地未通暗含自己的前途渺茫,對自己和國家產生憂慮。全詩前二聯寫自己看到路上的征夫,后二聯聯系自己身世更像征夫,詩人從一個獨特視角,把一個混戰的安史之亂社會現實,以一個征夫的形象展示戰亂給社會帶來的災禍。

  首聯“十室幾人在?千山空自多”,寫出了戰爭頻仍的混亂時代,老百姓因苦于征戰遠戍,或流落他鄉或被抓當兵或饑寒而死,造成人口急劇減少的狀況。十戶人家沒有幾人是活著的,在這樣一個戰亂頻發的年代,黎民百姓已經剩不下什么了,家里山外到處都是荒無人煙、一片凄涼景象。詩人以極為沉痛的語氣,描寫出了朝廷征召壯丁帶給人民生活的巨大改變和無窮苦難。

  頷聯“路衢惟見哭,城市不聞歌?!睂懺娙说乃娝劊N含著極深的悲切情緒?!奥丰槲┮娍蕖睂懗隽舜舐沸÷飞系教幎紓鱽硭蛣e親人上戰場的生離死別的痛哭之聲。“城市不聞歌”與上句相對,就連最熱鬧的城市也聽不到一句歡聲笑語。之所以景象如此悲涼,歸結起來只有戰爭。這兩句詩,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戰亂帶給人民的傷痛與無奈,詩人痛恨這沒有休止的戰亂與征戍,憂國憂民之情盡在其中。

  面對生靈涂炭,聯想自己多年四處漂泊的身世,直到現在還找不到可以暫時安定棲身的所在,心系人民疾苦的詩人有感而發:“漂梗無安地,銜枚有荷戈?!彼麑⒆约罕茸髌≡谒械臄嘀萏?,找不到安身之處,形象地映襯出戰亂時期人們的居無定所、四處奔波的生活狀態;而那些銜著竹片背著沉重武器,在戰爭狀態中的緊張地行軍的戰士,也是一根“漂?!?。這兩句描述,透露出對戰亂的憤慨。

  尾聯“官軍未通蜀,吾道竟如何?”寫出詩人對自身對國家未來的極大憂慮。官軍沒有收復四川,我能夠到哪里去呢,詩人忽然有一種走投無路的感覺。安史叛軍沒有平息,外患侵擾尚未結束,前往蜀地的歸路還未打通,自己還能不能回到家鄉還是個未知數。面對詩人對自己未來生活的不可知與不確定,在詩人對未來擔憂中,也包含著詩人對國家前途的擔憂。

  這首詩,詩人選擇征夫這樣一個具有強烈時代烙印的人物作為觸媒,通過特殊的角度,將安史之亂帶給勞苦大眾的深重苦難予以深刻的揭露,同時也表達出詩人對國家未來前途的深深憂慮。▲

,

參考資料:完善

1、 馬瑋主編.中國古典詩詞名家菁華賞析.杜甫: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4.01:第202頁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一首哀憫黎民、心憂社稷的情懷。首聯寫戰爭造成的混亂人口減少。頷聯寫路上生離死別的場景。頸聯把自己比喻為漂浮在水中的斷枝枯藤,寫自己漂無定所。尾聯詩人通過寫現實蜀地未通暗含自己的前途渺茫,對自己和國家產生憂慮。全詩前二聯寫自己看到路上的征夫,后二聯聯系自己身世更像征夫,詩人從一個獨特視角,把一個混戰的安史之亂社會現實,以一個征夫的形象展示戰亂給社會帶來的災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唐玄宗天寶五年(746),杜甫來到長......[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