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船兒停泊在,在煙波朦朧的錦江碼頭星橋旁邊,朋友難舍我離去,惆悵地折柳相贈。
楊柳顏色仍綠,故鄉卻離我越來越遙遠,前途茫茫的征人去往那荒涼之地了。
蘇武被匈奴拘禁了十九年得以放還,又有誰從皇帝的身邊為我帶來赦免的詔書!
胡馬越鳥尚且懷戀故士,自己此刻聽著思鄉之曲,又怎能不腸斷心碎!
注釋
錦津:指錦江發舟處,即望江樓附近,為劉善充對其送別處。
劉善充:作者友人,其事跡未詳。
星橋:原成都西南西江上,又名“七星橋”?!度A陽國志》:“(成都)西南兩江有七橋?!睏钚邸妒裼洝罚骸靶菢蛏蠎咝且?,李冰所造。”
此詩前兩句寫敘別的地點,送行者的情誼;三四句寫辭離故鄉,遠行邊荒;五六句寫感慨,借用蘇武傳札得歸事,表達詩人對赦免的期待;最后兩句以動物的戀故土設喻,道出詩人無法排解、無法抑制的戀鄉情愁。全詩一氣呵成,渾成自然,且情真意切,凄婉動人。
“錦江煙水星橋渡,惜別愁攀江上樹。”句道出劉善充為之置酒送行的地點和折柳贈別的情誼?!跋e”寫內心感情,“愁攀”寫外在動作。仔細傳神,將詩人遠行,朋友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的矛盾與苦澀,形象地勾勒了出來。楊慎久戍荒域,暫假歸家又當長別。臨行之際,內心的苦痛不言而喻。詩人不言自己的傷感,卻寫為之餞行的劉善充的情態,給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此詩前兩句寫敘別的地點,送行者的情誼;三四句寫辭離故鄉,遠行邊荒;五六句寫感慨,借用蘇武傳札得歸事,表達詩人對赦免的期待;最后兩句以動物的戀故土設喻,道出詩人無法排解、無法抑制的戀鄉情愁。全詩一氣呵成,渾成自然,且情真意切,凄婉動人。
“錦江煙水星橋渡,惜別愁攀江上樹。”句道出劉善充為之置酒送行的地點和折柳贈別的情誼?!跋e”寫內心感情,“愁攀”寫外在動作。仔細傳神,將詩人遠行,朋友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的矛盾與苦澀,形象地勾勒了出來。楊慎久戍荒域,暫假歸家又當長別。臨行之際,內心的苦痛不言而喻。詩人不言自己的傷感,卻寫為之餞行的劉善充的情態,給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朋友相別,常常折柳贈送以祝平安:“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跳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折楊柳歌辭》),“傷見路旁楊柳青,一重折盡一重新,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施肩吾《折楊柳》)。此處雖亦是折柳送行,卻不落俗套,讀者既知所攀之樹就是楊柳,又不與頷聯的“青青楊柳”重復。
“青青楊柳故鄉遙,渺渺征人大荒去?!本鋵懺娙诵猩掖?,戍地之荒涼遙遠?!扒嗲鄺盍枢l遙,渺渺征人大荒去。”朋友贈送的,帶著故土芬芳、朋友情誼的楊柳顏色尚青,故鄉的影子就越來越遙遠了。“青青楊柳”暗示離別的時間很短,“故鄉遙”以見詩人行程之快,行色之匆忙。“大荒去”,言詩人所去的地方之偏遠,環境之惡劣。上句從詩人切身的感受落筆寫故鄉之遠去,內心的戀與悲苦;下句從朋友的眼光所及著手,寫詩人離去之迅速,所去之地的荒涼,朋友的惆悵。進一步反襯詩人內心的苦痛。
“蘇武匈奴十九年,誰傳書札上林邊?!本溆玫渥栽ⅲ惆l詩人渴求自由、渴求免的強烈愿望。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漢昭帝即位,使人求索不得,漢使謂單于曰“天子射獵上林中,得雁足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乃放還。”楊慎嘉靖三年謫成永昌,到此時正好十九年,尚無赦免的音訊,所以發出“誰傳書札上林邊”的呼救聲,上林苑本是漢天子打獵的場所,此處借指明世宗。此意其呼救之聲哀傷悲絕。。
“北風胡馬南枝鳥,腸斷當筵蜀國弦?!本湟詣游锏膽俟释猎O喻,道出詩人無法排解、無法抑制的戀鄉情愁?!氨憋L胡馬南枝鳥”,化衍“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之句。舟中對酒,愁緒更濃,無法排解,無法述說,只好將柔腸寸斷的滿腔情愫,傾瀉到那思鄉戀土的蜀國弦歌之中。詩人借弦歌以抒胸,傾吐自己眷戀故土不欲離去的情感,哀絕婉轉,催人淚下。
這首詩結構嚴謹,抒情寫意真摯自然。詩歌由朋友的不忍別,想到馬上會天涯相隔。再由戍地的荒涼,希望赦免還家。赦免無望更加依戀故土,最后是絕望悲歌聲淚俱下。層層相轉,感情一層濃于一層?!?/p>,
參考資料:完善
1、 周嘯天主編,元明清名詩鑒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340-341頁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