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休文體弱多病身體虛弱,連垂腰的金帶都不堪佩系了。望湖樓上正飄散著花香,春天和煦微風吹拂著衣袖,眼望著皓月當空,耳聽著悠揚簫聲。
酒醉睡去,又從夢中驚醒,正聽見漏壺的長流滴水發出清脆而單調的聲響,倚在床上似乎感到了無比潮濕。身邊的侍酒美人不見了,內心的空虛好像花上的月亮,正在天際空自徘徊,自己竟是空度良宵。
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詠水仙,故名。又名《雁兒歸》、《瑞鶴仙令》等。雙調小令,平韻格。
望湖樓:據《蘇軾詩集》卷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注曰:“《圖經》:望湖樓,又名看經樓,乾德七年(公元969年)
上片寫詞人剛剛病愈,身體尚瘦損虛弱,夜晚登上望湖樓。“多病休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因為梁朝文學家沈約體弱多病,這里詞人以休文自比,說自己已衰弱到連垂腰的金帶都不堪佩系了。金帶是指翰林學士服飾,故此時詞人正穿著官服登樓,其腰間佩系著金帶服飾。這兩句埋下后面心境變化的依據。“望湖樓上暗香飄。和風春弄袖,明月夜聞簫。”這是詞人在樓上所見所聞,詞人大病初愈登高望遠,頓感渾身輕快愜意,精神為之抖擻。
下片則轉入了心緒孤寂的抒發。“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這兩句寫詞人在望湖樓上與友人同僚對月暢飲,酒醒夢回,聽見漏壺的聲響,感到床上潮濕。其實,漏壺滴水,與臥床潮濕并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上片寫詞人剛剛病愈,身體尚瘦損虛弱,夜晚登上望湖樓。“多病休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因為梁朝文學家沈約體弱多病,這里詞人以休文自比,說自己已衰弱到連垂腰的金帶都不堪佩系了。金帶是指翰林學士服飾,故此時詞人正穿著官服登樓,其腰間佩系著金帶服飾。這兩句埋下后面心境變化的依據。“望湖樓上暗香飄。和風春弄袖,明月夜聞簫。”這是詞人在樓上所見所聞,詞人大病初愈登高望遠,頓感渾身輕快愜意,精神為之抖擻。
下片則轉入了心緒孤寂的抒發。“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這兩句寫詞人在望湖樓上與友人同僚對月暢飲,酒醒夢回,聽見漏壺的聲響,感到床上潮濕。其實,漏壺滴水,與臥床潮濕并無干系,這是一種藝術通感描寫,聽覺與感覺的相互貫通,卻真實而生動地透露出詞人此時此地的心緒頓然不適。于是,詞人一陣孤寂感霎時涌上心頭:“佳人不見董嬌饒,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可憐宵”,指可愛、可惜的夜宵。詞章顯示出詞人此時的虛度光陰的哀怨心境,詞人似乎感到心緒不定,前途未卜,而與詞首的“多病瘦損”處境相互關含。結尾三句,實推衍出詞人這位孤寂老人,正在人生旅途上疲憊衰弱地行進著。故詞中的“徘徊”、“空度”,應是全詞的詞眼。
全詞的妙處在于含蓄蘊藉、藏鋒不露,給人以種種聯想的啟迪。詞中的花叢暗香、和煦春風、皓月當空、簫聲悠揚,組合成一幅清麗的春夜圖。如此美景,引發出詞人虛度光陰的感嘆。詞人的仕途坎坷、環境乖賽、人事艱險、國事日非等種種心理悲哀,正仍在腦海中索繞。這些心理悲哀,詞人并沒有正面標出,卻通過“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及“佳人不見董嬌饒,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等空寂畫面委婉透出,藝術手法高超。▲
,參考資料:完善
1、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1013-1016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