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當年乘醉登上歸家的帆船,看那兩岸隱隱的青山前太陽已落下一半。
此時此刻,最迷人的還是返照入江,滿江一片紅光,那江面上的點點白帆,在夕陽的輝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們一齊穿上了淡紅的衣衫。
注釋
錢塘江:亦作“ 錢唐江 ”。 浙江的下游,稱錢塘江 。江口呈喇叭狀,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錢塘潮”。
昔年:往年;從前。
歸帆:指回返的船只。
好是:好像;猶如。亦作”好似“。
涵:包含。
水仙:傳說中的水中女神。這里喻指歸帆。
李覯的這首《憶錢塘江》,獨辟蹊徑,與眾不同。詩人在詩中不寫氣勢恢宏的錢塘江潮,而以“醉”這一傳神的詩眼統攝全篇,形象生動地反映了醉眼中夕陽映照下的錢塘江奇景。
詩的前兩句“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寫詩人當年乘醉行船歸來,一路觀賞著錢塘江傍晚的美景。首句中的“昔年”二字,緊扣詩題的“憶”,表明詩人是憑自己的記憶來描繪他當年觀賞錢塘江之奇景的;“乘醉”二字則告訴人們他當年是醉眼賞景的。正因為詩人是醉眼賞景,所以他放眼望去,隱隱約約地看到夕陽西下,一半已隱身匿跡,另一半還懸掛在山頭上,仿佛山口銜著半個夕陽似的。次句中的“隱隱”、“銜”諸語下得頗為精妙,很切合詩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李覯的這首《憶錢塘江》,獨辟蹊徑,與眾不同。詩人在詩中不寫氣勢恢宏的錢塘江潮,而以“醉”這一傳神的詩眼統攝全篇,形象生動地反映了醉眼中夕陽映照下的錢塘江奇景。
詩的前兩句“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寫詩人當年乘醉行船歸來,一路觀賞著錢塘江傍晚的美景。首句中的“昔年”二字,緊扣詩題的“憶”,表明詩人是憑自己的記憶來描繪他當年觀賞錢塘江之奇景的;“乘醉”二字則告訴人們他當年是醉眼賞景的。正因為詩人是醉眼賞景,所以他放眼望去,隱隱約約地看到夕陽西下,一半已隱身匿跡,另一半還懸掛在山頭上,仿佛山口銜著半個夕陽似的。次句中的“隱隱”、“銜”諸語下得頗為精妙,很切合詩人醉眼賞景的特點。
詩的后兩句“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這里,詩人先以“好是”二字提示下文將拓深詩的意境;繼而,以優美的筆觸描繪了返照入江的情景;最后,則展開想象的翅膀,以“水仙齊著淡紅衫”奇妙的比喻藝術地再現了夕陽輝映點點白帆的奇景。這兩句詩亦實亦虛,虛實相間,也完全切合詩人醉眼觀賞醉景——令人陶醉的錢塘江奇景的特點,體現了作者的奇思異想。▲
,參考資料:完善
1、 繆鉞等 .宋詩鑒賞辭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2(2012.7重印): 第156頁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