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春季不下雨麥子都已旱死,秋季禾苗又遭霜。
等到年底時已沒有了口糧,只好到土里采地黃。
采來地黃做什么用?拿它來換取飼口度日的糧食。
大清早就扛著鋤頭出門,直到傍晚時分還采不滿一筐。
拿到它來到富貴人家,賣給養尊處優的兒郎。
把地黃給你的肥馬吃,能使它膘壯有力,毛色光亮。
希望換些馬吃剩的糧食,拿去填塞全家的餓得咕咕叫的肚子。
注釋
地黃:藥草名,曬干的叫生地,蒸熟的叫熟地。這首詩寫荒年無食的貧苦農民采地黃賣給富貴人家喂馬以謀生,形象地表現出貧苦人民生活不如牛馬。
歲晏:一年將近
這首詩通過敘述一個農民采取地黃,向富家換取馬料以飽饑腸的情節,深刻地反映了農民在災荒年頭,連牛馬食都吃不上的悲慘遭遇,有力地抨擊了豪門大戶對農民剝削的殘酷性。
詩題是“采地黃者”,為何去采地黃,是因為天災所致,所以詩開首一聯寫道:“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交代了全詩的背景。莊稼一年兩季,春日沒雨,夏糧絕收;秋天又降早霜,秋糧減收。這樣,農民的生活自然就很成問題了。緊接著第二、三兩聯便對農民生活景況作了交代:入冬后農民便斷了口糧,為了活命,只得冒著風寒到荒郊野外去采挖地黃,希圖借以度過饑荒。第四聯“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寫農民采地黃之不易。以上四聯為第一部分,中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首詩通過敘述一個農民采取地黃,向富家換取馬料以飽饑腸的情節,深刻地反映了農民在災荒年頭,連牛馬食都吃不上的悲慘遭遇,有力地抨擊了豪門大戶對農民剝削的殘酷性。
詩題是“采地黃者”,為何去采地黃,是因為天災所致,所以詩開首一聯寫道:“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交代了全詩的背景。莊稼一年兩季,春日沒雨,夏糧絕收;秋天又降早霜,秋糧減收。這樣,農民的生活自然就很成問題了。緊接著第二、三兩聯便對農民生活景況作了交代:入冬后農民便斷了口糧,為了活命,只得冒著風寒到荒郊野外去采挖地黃,希圖借以度過饑荒。第四聯“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寫農民采地黃之不易。以上四聯為第一部分,中心就是寫了為度荒采地黃。
后六句敘寫賣地黃的情形。采了地黃賣與富家白面郎。那賣地黃者對“白面郎”求告的幾句話,頗為凄切動人。辛苦一整天采得不滿一筐的勞動成果,只敢說給朱門人家拿去喂馬。可以想見,這位可憐的農民忍饑挨凍在荒野采了一天地黃,可能連點像樣的干糧也沒吃上。也許他家中還有老小,都等他賣了地黃換回糧食下鍋。那不足一筐的地黃,他哪敢說賣多少錢呢,只是央告說:“愿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只要能換回一點兒馬吃剩的玉米、高粱之類,也就心滿意足了。其可憐之狀躍然紙上。
詩人用平平淡淡的語言敘述,通過貧苦農民采集地黃以換取馬飼料這一細節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封建社會貧富懸殊的不平等現象的痛恨。▲
,參考資料:完善
1、 武漢大學中文系 古典文學教研室選注,唐詩選注,,1977年,第497頁 2、 李月輝主編,名畫唐詩佳句欣賞,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2.01,第198頁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