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下建溪

方惟深〔宋代〕〔〕

客航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
倒出岸沙楓半死,系舟猶有去年痕。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客船在月色昏黃的時候停船靠岸,向岸上眺望,只見小客店里并無燈光,正準備關門。
將小船系在水邊的一株楓樹上,樹的根部被溪水沖走了泥土,裸露于水面,偏枯的樹干仍保存著去年系舟的斑痕。

注釋
建溪:閩江的北源,在今福建省。
收浦:即停船靠岸,“浦”是水濱。
倒出岸沙:是指溪水從下面往岸上沖刷,在樹木根部沖出一個缺口。
半死:即偏枯,樹木的一種特異現象。

賞析
賞析

  這是旅途夜泊的一首小詩。建溪是閩江的北源,在今福建省。

  開頭兩句寫泊舟的時間和望山所見。“客航”,表明是離家遠行。“收浦”即停船靠岸,“浦”是水濱。“月黃昏”系用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語,形容月光昏暗,表明天黑已久。昏黃的月光,灑在平靜的溪水上,一只小船劃破水面,搖碎了月影,慢慢靠近岸邊。有景,有人,有聲,有色,景象非常幽靜,畫面非常優美。

  第二句是將唐代韋應物《滁州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名句改造而成。孤舟夜泊,最關心的是客店,所以船一靠岸,就在張望,看見客房并無燈光,正準備關門。這里是“野店”,不是大的集鎮,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是旅途夜泊的一首小詩。建溪是閩江的北源,在今福建省。

  開頭兩句寫泊舟的時間和望山所見。“客航”,表明是離家遠行。“收浦”即停船靠岸,“浦”是水濱。“月黃昏”系用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語,形容月光昏暗,表明天黑已久。昏黃的月光,灑在平靜的溪水上,一只小船劃破水面,搖碎了月影,慢慢靠近岸邊。有景,有人,有聲,有色,景象非常幽靜,畫面非常優美。

  第二句是將唐代韋應物《滁州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名句改造而成。孤舟夜泊,最關心的是客店,所以船一靠岸,就在張望,看見客房并無燈光,正準備關門。這里是“野店”,不是大的集鎮,人家不多;而且為了方便行旅,必定臨溪而設,所以極易望見。“無燈”,并不是說沒有置備燈火,而是說沒有點燈,野店固然簡陋,但既是客店,也不至于連一盞燈也不置備。這里有兩層含意:一是表明這個夜晚還沒有客人,可見這里平常客人稀少;二是表明入夜已久,主人以為不可能再有客至,所以并未點燈,正準備關門睡覺。“欲”字下得很妙,它表明門將閉而未閉。如果已經閉門,則敲門叫門,會給投宿者帶來許多麻煩;正是在這欲閉未閉之際,才使投宿者感到欣喜。

  下面兩句寫系舟,這里既是“野店”,就沒有正規的碼頭,所以并無專門系舟的設備,只能把舟系在岸上的一株楓樹上。上文店門欲閉未閉,是巧;此句楓樹則是將死未死,是奇。“倒出岸沙”是說溪水從下面往里沖刷,在楓樹根部沖出一個缺口,楓樹一半的根得不到泥土的養料,加之又被系舟時的搖晃弄壞,所以“半死”了。“半死”謂死去了半邊,就是偏枯,這是樹木的一種特異現象。

  末句“系舟猶有去年痕”寫系舟時所見,更加新奇。“去年痕”是說一年前系舟的痕跡還保存到此時,說明在此停泊的客人不多。這仍然是荒村野店的地方才會有的景象。見此痕跡,令詩人感到很驚奇。

  此詩選用最有特征的景物,寫出荒村月夜泊舟的靜謐境界。既是作者的精心選材和巧妙構思,卻又使人感到全是信筆直書即目所見。化用前人詩語而不露痕跡,另出新意,可見作者的詩才。《莆陽文獻》說:“此詩荊公(即王安石)愛之,嘗書坐右,后人誤入荊公集中。”該詩是雋永可愛的一首佳作。▲

,

參考資料:完善

1、 《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第305-306頁
創作背景
方惟深

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莆田城廂后埭人,幼隨父親,居住長洲(今江蘇蘇州)。惟深早年便通經學,尤工于詩,為鄉貢第一,后舉進士不第,即棄去,與弟躬耕。方惟深于崇寧五年(1106)特奏名授興化......[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