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騎這匹馬兒已經很久了,總是一起冒著天寒,向那偏遠的關塞前進。
如今你已在風塵勞苦中力盡衰老,天寒歲晚之時,又患病在身,怎能不令人傷心。
你的毛骨沒有與眾不同,但你的馴良至今未曾改變。
馬兒雖然低微,但蘊藏的情意確是非常深厚,你真叫我感動,我要一心地把你沉吟。
注釋
“乘爾”二句:是說這馬和自己患難相依很久。爾:代指馬。關塞:邊關;邊塞。深:遠、險。
“塵中”二句:在風塵之中,而且老了,還在為我盡力;當歲晚天寒之時,況又有病,哪得不使人為之傷心。老盡力:謂一生盡力,年老而力衰。語出《韓詩外傳》卷八。
這是一首有寄托的詠物詩,通過吟詠那“老盡力”的病馬,來表現自己晚年那種落魄的心態。
首聯是說自己和這匹馬共渡患難相處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
頷聯是承接首聯兩句,在句法上一句變作三折,具體描寫馬現在的狀態:老了且病了。但是,在艱苦路途上,依舊還在為詩人賣力;在當歲晚天寒的時候,況且又生病,不能不讓人為它傷心。老盡力,用《韓詩外傳》典故。
頸聯兩句用先抑后揚的手法,抒發對病馬的濃濃深情。
尾聯說:馬之為物雖然低微,可是對人的情分卻是十分深厚,使詩人禁不住為它感動、沉吟起來。“沉吟”二字,寫出詩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是一首有寄托的詠物詩,通過吟詠那“老盡力”的病馬,來表現自己晚年那種落魄的心態。
首聯是說自己和這匹馬共渡患難相處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
頷聯是承接首聯兩句,在句法上一句變作三折,具體描寫馬現在的狀態:老了且病了。但是,在艱苦路途上,依舊還在為詩人賣力;在當歲晚天寒的時候,況且又生病,不能不讓人為它傷心。老盡力,用《韓詩外傳》典故。
頸聯兩句用先抑后揚的手法,抒發對病馬的濃濃深情。
尾聯說:馬之為物雖然低微,可是對人的情分卻是十分深厚,使詩人禁不住為它感動、沉吟起來。“沉吟”二字,寫出詩人感慨非常深,有一種人不如馬的感嘆。
杜甫既受到統治者的棄斥,同時又很少得到人們的關懷和同情,這也是他為什么往往把犬馬——特別是馬看成知己朋友并感到它們所給予他的溫暖的一個客觀原因。讀者能夠從中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申涵光說:“杜公每遇廢棄之物,便說得性情相關,如病馬、除架是也。”其所以如此,是和他自己便是一個“廢棄之物”的身世密切相關的。
杜甫在這首詩里,感情是多么深沉!他抒寫了對病馬的憐愛,又運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手法,表達了對病馬同病相憐的感慨,令人如見到一個“漂泊西南天地間”的老詩人的艱難蹭蹬的憔悴形象,出現于字里行間。清代仇兆鰲注釋這首詩,說它反映了杜甫的“愛物之心”,其實并不止于愛物,而是借馬以自況。詩中的“馴良”、“長吟”顯然別有寄托,全詩以四十字抒寫了辛勞、遭遇、怨懟、不平、感悟的幾層意思,歸結到自己嘆老嗟卑,風塵仆仆,輾轉征途,與老馬的結局是沒有兩樣的。▲
,參考資料:完善
1、 蕭滌非.杜甫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127-128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