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處士郊居

雍陶〔唐代〕〔〕

滿庭詩境飄紅葉,繞砌琴聲滴暗泉。
門外晚晴秋色老,萬條寒玉一溪煙。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紅葉在風中紛紛飄落,鋪滿了整個庭院,使人仿佛置身于詩的境界。步上臺階,只聽叮叮咚咚的琴聲在身畔繚繞,哦,原來正濺落著一道隱蔽的飛泉。
走出門外,已是夕陽西下,秋天的景色也失去了平時的姿彩。只剩下冷森森的萬竿綠竹。沉沉的暮煙正從蜿蜒流淌的溪水上升騰起來。

注釋
韋處士:韋處士生平不詳,不仕之士。
繞砌:石階。
萬條寒玉:玉質清涼,故稱寒玉。多用以比喻清冷雅潔之物。此指寒竹。

賞析
賞析

  首聯寫韋處士郊居庭院景物,起句描寫整個庭院滿是飄飛飄落的紅葉,將深秋庭院裝點得色彩絢麗、紋飾斑斕,極富詩情畫境。所以,詩人以“詩境”二字贊嘆共庭院之奇景妙境,雖然抽象,但卻絕佳,堪稱微妙奪神。而韋處士并不去清掃地面的紅葉,順其自然,一任紅葉飄落,表現出韋處士喜愛、欣賞自然野趣的興致。次句寫韋處士室內彈琴,那清泠的琴聲在庭院臺階間繚繞回旋,從琴聲流蕩之間,不時地從暗處傳出泉水滴答的聲響,琴聲有暗泉的泉水滴答聲響陪伴,匯成自然美妙的音韻和旋律。古代彈奏琴聲,多有覓求知音的寓意。此處,寫琴聲有暗泉相伴,暗示出韋處士以自然天籟為知音的自得其樂的清高。

  次聯寫韋處士郊居門外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首聯寫韋處士郊居庭院景物,起句描寫整個庭院滿是飄飛飄落的紅葉,將深秋庭院裝點得色彩絢麗、紋飾斑斕,極富詩情畫境。所以,詩人以“詩境”二字贊嘆共庭院之奇景妙境,雖然抽象,但卻絕佳,堪稱微妙奪神。而韋處士并不去清掃地面的紅葉,順其自然,一任紅葉飄落,表現出韋處士喜愛、欣賞自然野趣的興致。次句寫韋處士室內彈琴,那清泠的琴聲在庭院臺階間繚繞回旋,從琴聲流蕩之間,不時地從暗處傳出泉水滴答的聲響,琴聲有暗泉的泉水滴答聲響陪伴,匯成自然美妙的音韻和旋律。古代彈奏琴聲,多有覓求知音的寓意。此處,寫琴聲有暗泉相伴,暗示出韋處士以自然天籟為知音的自得其樂的清高。

  次聯寫韋處士郊居門外的景物。三句寫門外正是秋晚黃昏晴好的天氣,放眼望去,滿目秋色,一個“老”字,點染出秋色的蒼翠濃深。末句以“寒玉”、“溪煙”之意象描摹秋色之“老”。“寒玉”,一般形容清冽雅潔的物象,如水、月、竹。此詩“萬條寒玉”,是形容、描摹韋處士門外生長了茂密的蒼翠挺拔的青竹,好像萬條寒洌的碧玉清高地聳立于塵世。“一溪煙”,是寫韋處士門外臨近一條溪流,那溪流從萬條寒玉之間穿過,水面上飄浮著如煙似霧的瀠漾水氣,更烘襯出韋處士郊居的清幽、雅潔,特別是“寒玉”意象更具隱喻意味,似乎襯托并象征著韋處士的人格與精神。全詩一句一景,按照“滿庭”與“門外”兩截描摹,借境寫入,見境知人,耐人尋味。▲

,

參考資料:完善

1、 趙乃增編著.唐詩名篇賞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01:第223頁
創作背景
雍陶

雍陶(805─?)。字國鈞,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出身貧寒。文宗大和八年(834)登進士第,曾任侍御史。大中六年(852),授國子毛詩博士。大中八年(854),出任簡州(今四川簡陽縣)刺史,世稱雍簡......[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