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披散頭發悠然自得的呆在蒼翠樹林中。
將解下的頭巾掛在石壁上,披散著頭發,任由松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注釋
裸袒(tǎn):裸,赤身。袒,露臂。
青林:指山中樹木蒼翠、遮天蔽日。
脫巾:摘下頭巾。
露頂:露出頭頂。
松風:松樹間吹過的涼風。
《夏日山中》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唐代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描寫的夏日中生活的場景,真實、貼切地展現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為在山中,天氣更涼爽所以有扇而懶得搖。山林中過往的人煙稀少,詩人敢于脫去頭巾,表現出悠然自得,不拘禮法的形象。句中通 過“懶”、“裸”,突出了詩人在山中夏日乘涼的悠鬧情趣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夏日消閑圖畫。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詩人解下頭巾,掛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涼爽宜人。袒胸露頂,棲身林下,大有解除塵累,反歸自然的情趣。通過“脫”、“露”,來表達詩人無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夏日山中》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唐代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描寫的夏日中生活的場景,真實、貼切地展現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為在山中,天氣更涼爽所以有扇而懶得搖。山林中過往的人煙稀少,詩人敢于脫去頭巾,表現出悠然自得,不拘禮法的形象。句中通 過“懶”、“裸”,突出了詩人在山中夏日乘涼的悠鬧情趣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夏日消閑圖畫。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詩人解下頭巾,掛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涼爽宜人。袒胸露頂,棲身林下,大有解除塵累,反歸自然的情趣。通過“脫”、“露”,來表達詩人無拘無束,向往自然的心情。“灑”體現了詩人豪放不羈,任憑山風從頭上吹過,表現出一種豁達、爽快的感覺。
全詩寫出了作者在山林無拘無束,曠達瀟灑,不為禮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晉風度。 詩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種自樂自足的逍遙,特別是對個人情感的放縱與宣泄,可以說達到了極點。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搖,衣履可以不穿。“裸袒青林中”,“露頂灑松風”更體現出詩人悠然自得,親近自然的心情詩通過對詩人自身狀態的描寫,來突出夏天的炎熱。同時借夏天炎熱的環境,表達詩人無拘無束,在山林間豪放自如的狀態。詩中在夏天炎熱的環境下,對詩人狀態的描寫生動,別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閑趣。▲
,參考資料:完善
1、 李白.李白詩歌全集: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年:761 2、 鐘剛.唐三家五絕注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5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