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別夢得

柳宗元〔唐代〕〔〕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二十年來歷經滄?;茧y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別各自西東。
如果皇恩浩蕩允許回家種地,晚年就日夕相處做鄰居老翁。

注釋
夢得:即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夢得”是他的字。
二十年來:柳宗元和劉禹錫二人同時中進士,到作此詩時已度過了二十二個春秋。
岐(qí)路:岔路?!读凶印ふf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氏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岐路?!?br>皇恩:皇帝的恩德。《文選·張衡〈西京賦〉》:“皇恩溥,洪德施?!崩钌谱ⅲ骸盎剩实??!睔w田:謂辭官回鄉務農?!端囄念惥邸肪砹龝x魯褒《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詩寫臨岐敘別,情深意長,不著一個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靜中蘊蓄著深沉的激憤和無窮的感慨?!岸陙砣f事同”,七個字概括了他與劉禹錫共同經歷的宦海浮沉、人世滄桑。二十多年來,他們在永貞改革的政治舞臺上“謀議唱和”、力革時弊,后來風云變幻,二人同時遭難,遠謫邊地;去國十年以后,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卻又再貶遠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們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造成了這一對摯友“二十年來萬事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詩人慨嘆不已的不僅是他們個人出處的相同,還有這二十年來朝廷各種弊政的復舊,劉禹錫深深理解柳宗元的這種悲哀,所以在答詩中抒發了同樣的感慨:“弱冠同懷長者憂,臨岐回想盡悠悠?!彼麄冊缒甑恼胃?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詩寫臨岐敘別,情深意長,不著一個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靜中蘊蓄著深沉的激憤和無窮的感慨?!岸陙砣f事同”,七個字概括了他與劉禹錫共同經歷的宦海浮沉、人世滄桑。二十多年來,他們在永貞改革的政治舞臺上“謀議唱和”、力革時弊,后來風云變幻,二人同時遭難,遠謫邊地;去國十年以后,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卻又再貶遠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們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造成了這一對摯友“二十年來萬事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詩人慨嘆不已的不僅是他們個人出處的相同,還有這二十年來朝廷各種弊政的復舊,劉禹錫深深理解柳宗元的這種悲哀,所以在答詩中抒發了同樣的感慨:“弱冠同懷長者憂,臨岐回想盡悠悠?!彼麄冊缒甑恼胃镄掳装赘吨畺|流,今朝臨岐執手,倏忽之間又將各自東西,撫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今朝”二字寫出了詩人對最后一刻相聚的留戀,“忽”字又點出詩人對光陰飛逝、轉瞬別離的驚心?!拔鳀|”非一般言別套語,而是指一去廣東連縣,一去廣西柳州,用得正切實事。

  由于是再度遭貶,詩人似乎已經預感到這次分別很難再有重逢的機會,便強忍悲痛,掩藏了這種隱約的不祥預感,而以安慰的口氣與朋友相約:如果有一天皇帝開恩,準許他們歸田隱居,那么他們一定要卜舍為鄰,白發相守,度過晚年。這兩句粗看語意平淡,似與一般歌詠歸隱的詩歌相同,但只要再看看《三贈劉員外》中,詩人又一次問劉禹錫:“今日臨岐別,何年待汝歸?”就可以明白詩人與劉禹錫相約歸田為鄰的愿望中深蘊著難舍難分的別愁離恨和生死與共的深情厚誼。身處罻羅之中而向往遺世耦耕,是封建知識分子在政治上碰壁以后唯一的全身遠禍之道和消極抗議的辦法。因此這“皇恩”二字便自然流露了某種譏刺的意味?!叭粼S”二字卻說明目前連歸田亦不可得,然而詩人偏偏以這樣的夢想來安慰分路的離愁,唯其如此,詩人那信誓旦旦的語氣也就更顯得凄楚動人。

  這首詩以直抒離情構成真摯感人的意境,寓復雜的情緒和深沉的感慨于樸實無華的藝術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憤而憤意自見。語似質直而意蘊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結。蘇東坡贊柳詩“發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澹泊”,這也正是這首小詩的主要特色?!?/p>,

參考資料:完善

1、 葛曉音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919-920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臨岐敘別,情深意長,不著一個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靜中蘊蓄著深沉的激憤和無窮的感慨?!岸陙砣f事同”,七個字概括了他與劉禹錫共同經歷的宦海浮沉、人世滄桑。二十多年來,他們在永貞改革的政治舞臺上“謀議唱和”、力革時弊,后來風云變幻,二人同時遭難,遠謫邊地;去國十年以后,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卻又再貶遠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們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造成了這一對摯友“二十年來萬事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詩人慨嘆不已的不僅是他們個人出處的相同,還有這二十年來朝廷各種弊政的復舊,劉禹錫深深理解柳宗元的這種悲哀,所以在答詩中抒發了同樣的感慨:“弱冠同懷長者憂,臨岐回想盡悠悠。”他們早年的政治革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貞元九年(793)進士,曾為監察御史。唐順宗時為禮部員外郎,參加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改革集團。這個政治改革集團,反對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