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美人的柔細的手里。朦朧的月亮月光淡淡,時不時吹起微風來卷起美人的衣袖。
柔和清淡的風中,美女似有醉意般酣然入睡,很熟很香,悄悄的,高聳的發髻垂到兩只耳朵下了。謝謝春姑娘的巧奪天工,不像是花般的紅艷,更像是美人肌膚透出的紅。
注釋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唐教坊曲,又名減蘭、木蘭香、天下樂令、玉樓春、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該詞牌為雙調,上下闋各四句,共四十四字。
玉房:花的子房的美稱。
金蕊:金色的蕊。白居易《牡丹芳》 詩:黃金蕊綻紅玉房。
玉人:容貌美麗的少婦。《詩經》:
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運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間反復掂掇,造成情意綿綿的意境,構思新穎纖巧,獨具藝術風采,形象的寫出了玉人之美。
詞的一開頭就來贊美花:開頭兩句寫花的子房,花的金蕊,玉房金蕊,從正面以文彩艷麗的筆法描繪了花妖艷迷人的姿色,“黃金蕊綻紅玉房”只有牡丹才能配的上“玉房金蕊”的稱號,可見花的婀娜多姿。牡丹結成一束,恰好地插在美女柔細的手里。“金”花與“玉”人相映成趣,柔花與纖手,“宜”字貫串,構成了睡女側睡拈花圖,美麗極了。
“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特寫美女的朦朧美。“淡月”本是“朦朧”的,它好像柔紗,罩在美女的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運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間反復掂掇,造成情意綿綿的意境,構思新穎纖巧,獨具藝術風采,形象的寫出了玉人之美。
詞的一開頭就來贊美花:開頭兩句寫花的子房,花的金蕊,玉房金蕊,從正面以文彩艷麗的筆法描繪了花妖艷迷人的姿色,“黃金蕊綻紅玉房”只有牡丹才能配的上“玉房金蕊”的稱號,可見花的婀娜多姿。牡丹結成一束,恰好地插在美女柔細的手里。“金”花與“玉”人相映成趣,柔花與纖手,“宜”字貫串,構成了睡女側睡拈花圖,美麗極了。
“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特寫美女的朦朧美。“淡月”本是“朦朧”的,它好像柔紗,罩在美女的肌體上,更是玲瓏剔透的。加仁輕輕的微風,拂弄著美女的衣袖,多么柔情。一個“弄”字,多么富有人情味。“月”與“風”給予美女的情愛多么深。靜動結合,美上加美。通過對環境的襯托,帶給人一種玄妙之美,在如此美妙月色中,漂亮的人和漂亮的花相互襯映,月亮將人和花照得潔白無瑕,花偎依著人的手,享受著微風,烘云托月的寫出了花美,人美的一幅美好場景。
下片,寫睡女的熟睡美。第一、二句寫清香送爽,美女酣然沉睡。在柔和滴淡的香氣中,美女不知不覺地如同醉漢進人夢鄉,很熟很香。那高聳的發髻慢慢地垂到兩耳之下了。“溫香”與“熟美”兩個偏正詞組的結合,恰好生動描繪了睡美人的嫵媚神態。那個“醉”也選用精當。除“醉”睡外,再也不會有別的熟睡的情態呈現。
最后一句,“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最后兩句點明本詞的題旨“不是花紅是玉紅”。這位朦朧的白中透紅肌體的美女,不是花紅勝過花紅,還是得“多謝春工’。沒有造化萬物的春工造花、造月、造風、造美境,哪會有“溫香熟美”的睡美人呢!
短短四十四個字,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婉約柔美,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容情于景,本是效仿李白《清平調詞》所做,但是刻畫之高法卻不比李白差,首詠人,次詠花,借的美麗襯托出人的美麗。▲
,參考資料:完善
1、 葉嘉瑩主編. 《蘇軾詞新釋輯評 》:中國書店出版社, 2007年:451頁 2、 孟慶祥,沈薇薇,孟繁翠主編.《聲律啟蒙 外二種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9:667頁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