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天地之間一片空曠,時光公然地離我而去。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為風雨而受驚,在偏僻的邊疆飽經了冰雪寒霜。
如今生命跟這一年一樣快要結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經歷也會被遺忘。
以后再也夢不到過新年喝屠蘇酒,只能在漫漫長夜里撥動燈火。
注釋
除夜:指公元1281年(元朝至元十八年)除夕。
乾坤:指天地,即空間。
空落落:空洞無物。
歲月:時間。
堂堂:跨步行走的樣子。
末路:指自己被俘囚,不望生還,走上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
驚風雨:指有感于當年戰斗生活的疾風暴雨。
寫作此詩時作者已經被關押整整三年,敵人對他軟硬兼施。然而,高官厚祿不能軟服,牢獄苦難不能屈服。他衰鬢霜染,意志彌堅。牢房冰冷潮濕,飲食艱澀難咽,妻兒宮中服役,朝廷茍且投降等慘痛的現實,令文天祥感受到人生末路窮途的困厄艱難。他用一支沉甸甸的筆,蘸著熱血和心淚,寫就了這首悲而不屈的短詩。
這一首詩,詩句沖淡、平和,沒有“天地有正氣”的豪邁,沒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現出大英雄欲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愴的情緒。恰恰是在丹心如鐵男兒這一柔情的剎那,反襯出勃勃鋼鐵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實性,這種因親情牽扯萌發的“脆弱”,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寫作此詩時作者已經被關押整整三年,敵人對他軟硬兼施。然而,高官厚祿不能軟服,牢獄苦難不能屈服。他衰鬢霜染,意志彌堅。牢房冰冷潮濕,飲食艱澀難咽,妻兒宮中服役,朝廷茍且投降等慘痛的現實,令文天祥感受到人生末路窮途的困厄艱難。他用一支沉甸甸的筆,蘸著熱血和心淚,寫就了這首悲而不屈的短詩。
這一首詩,詩句沖淡、平和,沒有“天地有正氣”的豪邁,沒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現出大英雄欲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愴的情緒。恰恰是在丹心如鐵男兒這一柔情的剎那,反襯出勃勃鋼鐵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實性,這種因親情牽扯萌發的“脆弱”,更讓我們深刻體味了偉大的人性和錚錚男兒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詩,沒有雕琢之語,沒有瑣碎之句,更無高昂的口號式詠嘆。可是,我們仍舊感到心靈的一種強烈震撼。無論時光怎樣改變,無論民族構成如何增容擴大,無論道德是非觀念幾經嬗變,文天祥,作為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作為忠孝節義人格的偉大圖騰,萬年不朽,顛撲不滅,仍會是在日后無數個世代激勵一輩又一輩人的道德典范。▲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