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免去當涂太平州知州職后一天,同僚為我在郡中擺設酒席,我寫下這首詞送給郭功甫。
凌歊臺上長滿青色的麥子,姑孰堂前只留下了佳篇名章。我暫且做官隱居,稍為百姓分辨是非。
江山依舊,浮云碧天,昨天的主人今天成了客人。誰要勉強把主客分個一清二白,那就去問江邊的“新婦石”吧。
注釋
①木蘭花令: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雙調小令。全詞共五十六字,七言八句,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韻。
②當涂:地名,今屬安徽省馬鞍山市。
③郭功甫:即郭祥正,字功甫,自號謝公山人、醉引居士、凈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北宋詩人。
④凌歊(x
該詞從當涂的名勝古跡寫起。開頭兩句概括了當涂的山川風物。綴以“青青麥”三字,引發讀者“黍離麥秀”的聯想。《史記·宋微子世家》寫到殷商舊臣“箕子朝周,過故殷虛,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遂作《麥秀》之詩,詩云:“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青青麥”字面上又是用《莊子·外物》所引的逸《詩》:“青青之麥,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昔時高臺離宮,而此時麥苗青青,透露出世事滄桑的無限感慨。姑孰本是當涂縣的古名,姑孰溪流貫其中,姑孰堂凌駕溪上,頗得山水之勝。所謂“馀翰墨”,實即感嘆昔人已逝,只留下了佳篇名章。這兩句寄寓了山谷宦海浮沉的無盡感慨,無論是稱雄一世的帝王,還是風流倜儻的詞客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該詞從當涂的名勝古跡寫起。開頭兩句概括了當涂的山川風物。綴以“青青麥”三字,引發讀者“黍離麥秀”的聯想。《史記·宋微子世家》寫到殷商舊臣“箕子朝周,過故殷虛,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遂作《麥秀》之詩,詩云:“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青青麥”字面上又是用《莊子·外物》所引的逸《詩》:“青青之麥,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昔時高臺離宮,而此時麥苗青青,透露出世事滄桑的無限感慨。姑孰本是當涂縣的古名,姑孰溪流貫其中,姑孰堂凌駕溪上,頗得山水之勝。所謂“馀翰墨”,實即感嘆昔人已逝,只留下了佳篇名章。這兩句寄寓了山谷宦海浮沉的無盡感慨,無論是稱雄一世的帝王,還是風流倜儻的詞客,都已成歷史的陳跡,只有文章翰墨尚能和江山共存,垂之久遠。接下來兩句寫出知太平州。經過遷謫的動蕩磨難,憂患馀生的作者已把做官一事看得十分淡漠,所以他把此事只稱為“管江山”、“分皂白”。再加上一個“暫”字,一個“稍”字,更突出了這種淡然超脫的態度。
下片開頭兩句概括了九日罷官的戲劇性變化,與上兩句適成對照,大有物是人非之慨。“江山”承上而來,山川形勝,碧天浮云,著一“空”字,是因為“昨日主人今日客”,本來要“管江山”、“分皂白”的主人,一下子成了“諸公”的客人了!這一句集中揭示了政治生活的反常和荒廖,它運用當句對,一句之中既構成今昨主客的鮮明對比,語氣斬截,強調了變化之突兀,其中有感嘆、不平、譏諷、自嘲,內涵頗為豐富。最后兩句則展現了作者自我解脫的感情變化。新婦石是千百年來歷史的見證,閱盡了人世滄桑,但見人間的升沉榮辱都只如過眼煙云,本無須有是非彼此之分。“誰分賓主”句,看似作者勸大家無分賓主,盡歡一醉,深乃用“萬物之化,終歸齊一”的老莊哲學來作自我解脫。
這首詞曠達超然之中發泄了牢騷不平,最后仍歸結為物我齊一,表現出作者力圖老莊哲學中尋求解脫的思想傾向。一個“暫”字表現出作者不以進退出處縈懷的超脫。變化的萬物本來只是“道”運行中表現出的一種暫時形式,故宜隨形任化,淡然自若,不入于心。但一夜突變,畢竟難堪,所以還是不免有牢騷,最后又用齊物論否定牢騷,達于解脫。▲
,參考資料:完善
1、 唐圭璋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794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