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在荒涼的客館中從夢中醒來,只見秋月慘淡,籠罩著四周,不知哪里傳來的搗衣聲,喚起了心中的悲愁。
深夜里沒有風但蓮葉沙沙作響,冰冷的水中,尚未入睡的鷗鳥在蓮葉中輾轉(zhuǎn)反側(cè)。
注釋
夢回:從夢中醒來。
荒館:荒涼的旅館。
砧:搗衣石。
未眠鷗:在荷葉中未眠而輾轉(zhuǎn)反側(cè)的鷗鳥。
這首詩雖以“夢”為題,卻不同于一般的紀夢詩。以“夢回”襯托幻境旋滅,極言異鄉(xiāng)漂泊之苦。
“夢回荒館月籠秋”,交代了時間是秋夜,地點是異鄉(xiāng)之客舍,夢醒后的環(huán)境是一輪清冷的秋月籠罩著荒涼的客舍,極言異鄉(xiāng)漂泊的孤寂和凄苦。此時四野寂靜,唯有兩種聲音傳入耳中,引起詩人諸多感慨。
“何處砧聲喚客愁”,遠處傳來陣陣的搗衣聲,牽動著游子的思緒。俗語云:“寒士悲秋”。作為亡國遺民和他鄉(xiāng)游子,國破家亡,已是愁腸九結(jié),又值秋夜,更添愁緒,恰在此時又聽到這搗衣聲,更使“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詩人愁緒倍增。此“愁”也就不只是一般的秋思和鄉(xiāng)愁,而是更蘊涵著家國淪亡的滄桑之感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這首詩雖以“夢”為題,卻不同于一般的紀夢詩。以“夢回”襯托幻境旋滅,極言異鄉(xiāng)漂泊之苦。
“夢回荒館月籠秋”,交代了時間是秋夜,地點是異鄉(xiāng)之客舍,夢醒后的環(huán)境是一輪清冷的秋月籠罩著荒涼的客舍,極言異鄉(xiāng)漂泊的孤寂和凄苦。此時四野寂靜,唯有兩種聲音傳入耳中,引起詩人諸多感慨。
“何處砧聲喚客愁”,遠處傳來陣陣的搗衣聲,牽動著游子的思緒。俗語云:“寒士悲秋”。作為亡國遺民和他鄉(xiāng)游子,國破家亡,已是愁腸九結(jié),又值秋夜,更添愁緒,恰在此時又聽到這搗衣聲,更使“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詩人愁緒倍增。此“愁”也就不只是一般的秋思和鄉(xiāng)愁,而是更蘊涵著家國淪亡的滄桑之感。
“深夜無風蓮葉響,水寒更有未眠鷗。”這是詩人夢醒后聽到的第二種聲音。這兩句詩自身是一種因果關(guān)系,“深夜無風”而“蓮葉響”的原因,是因為有“未眠鷗”在枯荷中輾轉(zhuǎn)。從字面上看,這二句是寫景,而實則是詩人以“未眠鷗”自喻,寫自己的愁腸百結(jié),輾轉(zhuǎn)反側(cè)。鷗鳥在秋夜寒水中不能安然入眠,正是自己在冷寂的館舍難以入睡。不言而喻,詩人在“未眠鷗”身上寄托了難于明言的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這兩句詩全都是描寫景物的語言,但字里行間滲透出的是作者的感情。景中有情,情寓景中。▲
,參考資料:完善
1、 《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第1451-1452頁 2、 李道英編著.賞詩詞增智慧.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1年:第165-166頁 3、 武振國著 .古詩在作文中的應(yīng)用.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2002年:第222-223頁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