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

韋應物〔唐代〕〔〕

勢從千里奔,直入江中斷。
嵐橫秋塞雄,地束驚流滿。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西塞山連綿起伏,山勢如同從千里之外奔湊而來;它那千里奔騰之勢,伸長江則戛然而止。
秋天的西塞山山中霧氣橫繞,看起來更加雄偉;江水到達狹隘的關口,水流愈加湍急,咆哮不止。

注釋
嵐:山中霧氣。
束:捆縛、捆住,指群山相聚而形成的要隘。

賞析
賞析

  西塞山在湖北大冶縣東九十里,又名道士洑磯。此山與黃石山相連,基壓江潮,可鎮(zhèn)控長江天險,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劉禹錫著名的《西塞山懷古》,即在此地發(fā)思古之幽情,詠千古興亡之事。

  開頭兩句,把西塞山描繪得十分雄偉。西塞山連綿起伏,山巒攢聚,遠望若波濤奔馳之狀,山勢如同從千里之外奔湊而來。讀了此句詩,使我們聯(lián)想到岑參的詩句: “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勢從千里奔”句中的“奔”字,把山勢寫得雄偉、奔放、飛動。西塞山基壓江潮,面臨長江,它那千里奔騰之勢,入長江則戛然而止,“直入江中斷”的“斷”字下得干凈利落。這兩句詩是詠西塞山的名句。《古今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西塞山在湖北大冶縣東九十里,又名道士洑磯。此山與黃石山相連,基壓江潮,可鎮(zhèn)控長江天險,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劉禹錫著名的《西塞山懷古》,即在此地發(fā)思古之幽情,詠千古興亡之事。

  開頭兩句,把西塞山描繪得十分雄偉。西塞山連綿起伏,山巒攢聚,遠望若波濤奔馳之狀,山勢如同從千里之外奔湊而來。讀了此句詩,使我們聯(lián)想到岑參的詩句: “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勢從千里奔”句中的“奔”字,把山勢寫得雄偉、奔放、飛動。西塞山基壓江潮,面臨長江,它那千里奔騰之勢,入長江則戛然而止,“直入江中斷”的“斷”字下得干凈利落。這兩句詩是詠西塞山的名句。《古今地名大辭典》的“西塞山”條即引錄了韋應物的這兩句詩。

  “嵐橫秋塞雄”句,“嵐”指山中的霧氣,時至秋日,霧氣橫繞西塞山,氣象氤氳,更增加了西塞山的雄偉。“橫”字加強了山嵐的凝重之氣,“秋”字點出時令。

  “地束驚流滿”句,寫出了西塞山下江水的浩蕩和湍急。“束”即束阨,指群山相聚而形成的要隘,用“地束”二字寫西塞山的隘口十分恰切。秋天本來是大水襄陵的季節(jié),西塞山附近因江面變窄,形成一個隘口,江水至此好像受到約束,來勢兇猛,水流湍急,奔騰咆哮。“驚流滿”的“驚”字,寫出了長江的水勢。

  此詩僅四句二十字,但把西塞山的雄姿、地勢特點和山下的江水寫得很有氣勢,很有特色,堪稱 一首優(yōu)秀的山水詩。▲

,

本節(jié)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fā)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chuàng)作背景
韋應物

韋應物(737─791?),長安(在今陜西省西安市)人,早年充當唐玄宗的侍衛(wèi),狂放不羈,后來折節(jié)讀書,應舉成進士,任過洛陽丞。曾一度辭官閑居,德宗時歷任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刺史,后人稱他「韋江州」或「......[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