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秋興

蘇軾〔宋代〕〔〕

秋池閣。風傍曉庭簾幕。霜葉未衰吹未落。半驚鴉喜鵲。
自笑浮名情薄。似與世人疏略。一片懶心雙懶腳。好教閑處著。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秋池閣旁,風伴隨著晨光吹開了庭院的窗簾。霜打過的樹葉沒有凋枯,風吹也不落下,卻微微驚醒了沉睡的烏鴉和喜鵲。
嘲笑虛名和薄情,這些幾乎與世人隔離起來。我的一片懶心可不思世事,一雙懶腳可不奔波人情,好讓它們閑置起來。

注釋
謁金門: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又名《不怕醉》、《出塞》。
秋池閣:秋天的花園樓閣。
傍:伴隨。曉:晨光。并作動詞用,有破曉之意。
衰:凋枯。
半:量詞,這里引伸為微微。
似:好似,幾乎。疏略:疏遠,忘卻,不往來。
好教:好使。著:置放。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上片,寫“秋池閣”的秋色。“風傍曉庭簾幕”,說晨風吹進庭院,掀開“簾幕”,給“秋池閣”這一類似宮廷園林帶來了朝氣。此為詞人攝取的第一個畫面。一個“傍”字,把晨風的清新味反映出來了。“霜葉未衰吹未落”,說“霜葉”還未枯萎,即使晨風吹它,它仍然掛在枝上。此為詞人攝取的第二個畫面。兩個“未”字,把“霜葉”的生命力襯托出來了。“半驚鴉喜鵲”,說晨風發(fā)出嗖嗖聲,吹動簾幕,也微微驚醒了沉睡的烏鴉和喜鵲。此為詞人攝取的第三個畫面。一個“半”字,把烏鴉、喜鵲與人的和諧傳達出來了。三個畫面藝術聯(lián)綴成一幅生機勃勃的《秋池閣霜天圖》長卷,頗有“萬類霜天競自由”的韻味。

  下片,正面寫秋興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上片,寫“秋池閣”的秋色。“風傍曉庭簾幕”,說晨風吹進庭院,掀開“簾幕”,給“秋池閣”這一類似宮廷園林帶來了朝氣。此為詞人攝取的第一個畫面。一個“傍”字,把晨風的清新味反映出來了。“霜葉未衰吹未落”,說“霜葉”還未枯萎,即使晨風吹它,它仍然掛在枝上。此為詞人攝取的第二個畫面。兩個“未”字,把“霜葉”的生命力襯托出來了。“半驚鴉喜鵲”,說晨風發(fā)出嗖嗖聲,吹動簾幕,也微微驚醒了沉睡的烏鴉和喜鵲。此為詞人攝取的第三個畫面。一個“半”字,把烏鴉、喜鵲與人的和諧傳達出來了。三個畫面藝術聯(lián)綴成一幅生機勃勃的《秋池閣霜天圖》長卷,頗有“萬類霜天競自由”的韻味。

  下片,正面寫秋興。正是秋池閣霜天景色激起了詞人的秋興。“自笑浮名情薄,似與世人疏略”,意在嘲笑浮名薄情。詞人此時還不到40歲,初入仕途,大有一番雄心壯志。然而,他面對著的是:自然界呈現(xiàn)一派恬淡和諧的大好秋光,可官場上卻充滿了讒誹、排擠的血雨腥風。他不禁發(fā)出嘲弄:那名利似浮云,那情意似薄紙,有何追逐的價值,因為追名逐利,人情冷漠,導致“與世人疏略”的窘境。可謂閱盡人間秋色,于詞人這位通判來說,只有走累于文字,“一片懶心雙懶腳,好教閑處著”這種得過且過的無奈的道路。詞人還多了一顆“懶心”,一顆“懶心”,不去想它什么皇務;一雙“懶腳”,也不去奔走什么政事。就讓心和腳“閑處著”。嘲笑之言,入木三分。然而,與上片的那種欲尋永葆不衰的秋色的心愿相比,詞人顯然心頭浮起與他“致君堯舜”,“奮厲有當世志”的豪情極不相符的消極心緒了,或許還潛藏著隱退而求恬淡生活的陶情。

  全詞,以秋色起興,引出對仕途人生的感慨,心灰意懶,無情嘲弄。上片寫景,園中景色宜人;下片議政,現(xiàn)實灰暗,嘲笑任意。▲

,

參考資料:完善

1、 葉嘉瑩主編,蘇軾詞新釋輯評 上冊,中國書店,2007.1,第160-162頁
創(chuàng)作背景
上片,寫“秋池閣”的秋色。“風傍曉庭簾幕”,說晨風吹進庭院,掀開“簾幕”,給“秋池閣”這一類似宮廷園林帶來了朝氣。此為詞人攝取的第一個畫面。一個“傍”字,把晨風的清新味反映出來了。“霜葉未衰吹未落”,說“霜葉”還未枯萎,即使晨風吹它,它仍然掛在枝上。此為詞人攝取的第二個畫面。兩個“未”字,把“霜葉”的生命力襯托出來了。“半驚鴉喜鵲”,說晨風發(fā)出嗖嗖聲,吹動簾幕,也微微驚醒了沉睡的烏鴉和喜鵲。此為詞人攝取的第三個畫面。一個“半”字,把烏鴉、喜鵲與人的和諧傳達出來了。三個畫面藝術聯(lián)綴成一幅生機勃勃的《秋池閣霜天圖》長卷,頗有“萬類霜天競自由”的韻味。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yǎng)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