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過山村

賈島〔唐代〕〔〕

數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
蕭條桑柘外,煙火漸相親。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幾里遠就能聽到凄寒的水聲,山區人家居住分散沒有近鄰。
怪禽從曠野上傳來聲聲鳴叫,昏慘的落日驚恐過路的行人。
一彎新月未得照徹漫漫長夜,邊關的烽火并沒有越過三秦。
遠處幾棵蕭條的桑柘樹外面,裊裊炊煙漸覺與人相近相親。

注釋
寒水:此指清冷的流水。唐杜牧《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山家:山野人家。唐杜甫《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詩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飯射麋新。”四鄰:周圍鄰居。漢劉向《列女傳·周主忠妾》:“主聞之乃厚幣而嫁之,四鄰爭娶之。”
怪禽:此指鴟鸮(chīxiāo)一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鑒賞

  賈島以“幽奇寒僻”的風格著稱,這一首羈旅詩充分體現了他的創作特色。

  起句從聽覺形象寫起。一個秋天的黃昏,詩人路過一座山村,遠遠便聞到山澗的潺潺流水聲:“數里聞寒水”。在“數里”的范圍內能清晰地聽到細微的水聲,可見山區的寂靜凄冷。而映在眼簾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鄰”。這一聽覺形象和視覺形象相互襯托,生動地渲染出山村的蕭索而冷落的氛圍。首聯點題,作者用淡墨勾勒出一幅荒涼的山村遠景。

  頷聯,重點描摹山區蕭瑟陰森的景象:“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怪禽”大概是鴟鸮一類的鳥。這種怪禽在荒漠凄寂的曠野上鳴叫,本來就令人聞而驚惶不安;剛好又碰上夕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賈島以“幽奇寒僻”的風格著稱,這一首羈旅詩充分體現了他的創作特色。

  起句從聽覺形象寫起。一個秋天的黃昏,詩人路過一座山村,遠遠便聞到山澗的潺潺流水聲:“數里聞寒水”。在“數里”的范圍內能清晰地聽到細微的水聲,可見山區的寂靜凄冷。而映在眼簾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鄰”。這一聽覺形象和視覺形象相互襯托,生動地渲染出山村的蕭索而冷落的氛圍。首聯點題,作者用淡墨勾勒出一幅荒涼的山村遠景。

  頷聯,重點描摹山區蕭瑟陰森的景象:“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怪禽”大概是鴟鸮一類的鳥。這種怪禽在荒漠凄寂的曠野上鳴叫,本來就令人聞而驚惶不安;剛好又碰上夕陽下山,山區漸漸暗黑下來,孤單的行人此時此刻自然更加感到不寒而栗。這兩句詩寫聲寫色,聲色均駭人聽聞。詩的境界幽深險僻,自是賈島本色。

  詩人從數里外的曠野走向山村,一路行來,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夜幕悄悄地拉開。頸聯轉寫夜景:“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邊烽,指邊境的烽火。唐代邊烽有兩種:一種是報邊境有事的緊急烽火,一種是報平安的烽火。秦,指今陜西南部一帶。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初升的月亮高懸天空,烽火點燃起來,沒有越過秦地,表明這一地區平安無事,山區更顯得闃靜,安謐。這時候詩人逐漸走近山莊。

  尾聯即寫接近山村時的喜悅感受:“蕭條桑柘外,煙火漸相親。”詩人經過蕭疏荒涼的山區曠野,終于隱隱約約地看到山村人家宅邊常種的桑樹柘樹和茅舍上升起的裊裊輕煙,內心不禁感到無比的溫暖與親切,先前的驚懼心情漸漸平靜下來,轉而產生一種歡欣喜悅的感情。結句“煙火漸相親”,寫得極富生活情趣與韻味。詩人對生活的感受相當敏銳,體驗深刻,又著意煉句,因此,詩里的心理刻畫也顯得細致入微而耐人尋味。

  這樣,詩的格局便顯得有波瀾,有開闔,寓變化多樣于章法井然之中。

  詩的形象寫得險怪寒瘦,境界幽深奇異,在中唐詩歌中確實別具一格。明胡應麟推崇“浪仙之幽奇”為“五言獨造”(《詩藪·內編》卷四)。從風格這一角度上看,這一評語也說得中肯。▲

,

參考資料:完善

1、 《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65-966頁
創作背景
賈島以“幽奇寒僻”的風格著稱,這一首羈旅詩充分體現了他的創作特色。
賈島

賈島(779~843)字閬仙,一作浪仙,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初出家為僧,名無本。后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曾任長江主簿,人稱賈長江。是著名的苦吟詩人。注重詩句錘煉,刻意求工。其詩情調凄苦,也偶有一些清新......[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