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沐芳彈冠除灰,浴蘭振衣去塵是古人高潔之士的行為準則,現在已不適合時世。
處世切忌太高潔,守志隱逸之士要善于韜光晦跡,深藏不露。
滄浪江有釣魚翁,不如與他浪跡五湖去。
注釋
藏暉:即韜光養晦,掩藏才華和名聲。
詩人雖沒有直接鋪陳頌揚屈原的偉大人格,卻反用《楚辭·漁父》,別具匠心地設置一個對立面,以屈原為主,以漁父為副,以副托主,以漁父“混世”的反語來激勵屈原,亦是暗喻自己,流露出對同流合污者的憎惡與痛恨,也陳述了其對人生處事的鮮明獨特認識與理解,披露出其政治失意后的激憤無奈心情。
“沐芳莫彈冠,浴蘭莫振衣”句,詩人反用《楚辭·漁父》之意,告誡世人不要如屈原那般的明辨是非、寧死不折的積極入世態度。
“處世忌太潔,至人貴藏暉”句,直接表達觀點,明喻人生在世的處事方式,就應當如漁父那般不問是非、明哲保身的消極出世態度。
“滄浪有釣叟,吾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詩人雖沒有直接鋪陳頌揚屈原的偉大人格,卻反用《楚辭·漁父》,別具匠心地設置一個對立面,以屈原為主,以漁父為副,以副托主,以漁父“混世”的反語來激勵屈原,亦是暗喻自己,流露出對同流合污者的憎惡與痛恨,也陳述了其對人生處事的鮮明獨特認識與理解,披露出其政治失意后的激憤無奈心情。
“沐芳莫彈冠,浴蘭莫振衣”句,詩人反用《楚辭·漁父》之意,告誡世人不要如屈原那般的明辨是非、寧死不折的積極入世態度。
“處世忌太潔,至人貴藏暉”句,直接表達觀點,明喻人生在世的處事方式,就應當如漁父那般不問是非、明哲保身的消極出世態度。
“滄浪有釣叟,吾與爾同歸”句,用形象表達觀點,透露出韜光養晦才是真正的處世態度,愿意追隨漁夫的思想和行跡,隱居江湖,不露才華。
詩人雖沒有直接鋪陳頌揚屈原的偉大人格,卻反用《楚辭·漁父》,別具匠心地設置一個對立面,使得詩意內涵全熔鑄在一個整體對比性構架之中,實則以屈原為主,以漁父為副,以副托主,以漁父“混世”的反語來激勵屈原,亦是暗喻自己,從而造成更強烈的對比,間接贊揚了屈原的崇高精神,也貶抑了漁父的消極態度,只好異途殊歸,各行其志,呈現出詩人對同流合污者的憎惡與痛恨,也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處事的鮮明獨特認識與理解,字里行間透露其政治失意后的激憤無奈心情。▲
,參考資料:完善
1、 李白,崇賢書院.《經典傳家 圖解李太白集》.合肥:黃山書社, 2016:124 2、 鄧紹基,周秀才,候光復主編.《中國古代十大詩人精品全集 李白》.大連:大連出版社,1997:355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