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xiāng)子·雙荔枝

蘇軾〔宋代〕〔〕

天與化工知。賜得衣裳總是緋。每向華堂深處見,憐伊。兩個心腸一片兒。
自小便相隨。綺席歌筵不暫離??嗪奕巳朔植鹌?,東西。怎得成雙似舊時。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同造化說,他恩賜給荔枝的衣裳都是深紅色的。每每朝華堂深處一看,可憐你,雖有兩顆果核,可肉是連成一片的。
從小,我倆就形影不離,在盛美的唱歌勸酒的宴席上,一刻也未分開。極端痛恨將兩個核仁一個個地打成兩半,怎能恢復(fù)那成雙成對昔日苦戀模樣。

注釋
⑴南鄉(xiāng)子: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又名《好離鄉(xiāng)》、《蕉葉怨》。
⑵荔枝:水果樹名或果實名。
⑶化工:造化之工。即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賈誼《鵬鳥賦》:“且夫天地為爐,造化為工。”
⑷衣裳:荔枝之殼。緋(fēi):大紅色。
⑸綺(qǐ)席:華麗的筵席。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上片,概寫荔枝的悲涼身世,發(fā)出同情的感嘆?!疤炫c化工知,賜得衣裳總是緋?!迸c人一樣,雙荔枝與單荔枝,都是由天工造化出來的。所不同的是:雙荔枝確實罕見難得。它是天特別賜予的。“總是”二字,特別傳神。緋,在古代為一種特殊的顏色,所以這種特殊的雙荔枝,便成了上貢的果品,平民百姓望而止步,于是置放“華堂深處”,每每望見,令人心酸。一個普通的雙荔枝的地位,竟人為地抬到如此神圣的地步。誰知晴天霹靂,雙荔枝在“華堂深處”遭到厄運。“憐伊”呀,“憐伊”的是可憐的雙荔枝兩顆核仁(“兩副心腸”)竟要與肉分離了。上片,明在寫雙荔枝,卻在寫一對青梅竹馬式的戀人如雙荔枝同樣的身世。開始,天賜良緣,情敦意篤,高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上片,概寫荔枝的悲涼身世,發(fā)出同情的感嘆。“天與化工知,賜得衣裳總是緋?!迸c人一樣,雙荔枝與單荔枝,都是由天工造化出來的。所不同的是:雙荔枝確實罕見難得。它是天特別賜予的。“總是”二字,特別傳神。緋,在古代為一種特殊的顏色,所以這種特殊的雙荔枝,便成了上貢的果品,平民百姓望而止步,于是置放“華堂深處”,每每望見,令人心酸。一個普通的雙荔枝的地位,竟人為地抬到如此神圣的地步。誰知晴天霹靂,雙荔枝在“華堂深處”遭到厄運?!皯z伊”呀,“憐伊”的是可憐的雙荔枝兩顆核仁(“兩副心腸”)竟要與肉分離了。上片,明在寫雙荔枝,卻在寫一對青梅竹馬式的戀人如雙荔枝同樣的身世。開始,天賜良緣,情敦意篤,高潔純真,后來,被人為地殘酷拆破,成了罪惡社會的殉葬品。

  下片,借回憶雙荔枝苦難的經(jīng)歷,贊嘆戀人生死不渝的堅貞品格。想當(dāng)年,雙荔枝與人一樣, “自小便相隨”,形影不離;就是作為“綺席歌筵”上的欣賞珍品,貴人只是欣賞欣賞,雙荔枝在短時間內(nèi)不分離(“不暫離”)??墒牵p荔枝命途多舛。作為貢品已是命中注定,它自然地“苦恨人人分拆破、東西”。皇帝是貪婪的,又是殘忍的。越是成雙成對而相連的荔枝,越是被他兇“拆”兇噬,這是人世間的歷史悲劇?!霸醯贸呻p似舊時”,無可奈何,讓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成為人間的遺憾。這一無答而問的設(shè)問結(jié)尾句,非常有力,提醒世人:在封建社會里,成雙的荔枝永遠(yuǎn)不會有恢復(fù)“似舊時”的美夢的。下片,與上片一樣,還是在繼續(xù)感嘆那對天然的少男少女的堅貞如一的精神。她愛,愛她們“自小便相隨,綺席歌筵不暫離”的往日風(fēng)流;她恨,恨那殘酷的現(xiàn)實太無情。本是深閨無人識的少女,一旦被掠進宮里成為歌妓,情侶被活活“拆破”,你我“東西”。“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怎得成雙似舊時”,留戀只是留戀,終歸只是英靈中的美愿而已。

  這是一首詠物詞,全詞,以象征、擬人的手法,把雙荔枝當(dāng)人寫,把人又當(dāng)荔枝寫。字字寫人,語語雙關(guān),富有情趣。較之“花間”詞有了根本性的革命,實為婉約詞中的一朵奇葩。▲

,

參考資料:完善

1、 朱靖華,饒學(xué)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195-1197頁
創(chuàng)作背景
上片,概寫荔枝的悲涼身世,發(fā)出同情的感嘆。“天與化工知,賜得衣裳總是緋?!迸c人一樣,雙荔枝與單荔枝,都是由天工造化出來的。所不同的是:雙荔枝確實罕見難得。它是天特別賜予的?!翱偸恰倍?,特別傳神。緋,在古代為一種特殊的顏色,所以這種特殊的雙荔枝,便成了上貢的果品,平民百姓望而止步,于是置放“華堂深處”,每每望見,令人心酸。一個普通的雙荔枝的地位,竟人為地抬到如此神圣的地步。誰知晴天霹靂,雙荔枝在“華堂深處”遭到厄運?!皯z伊”呀,“憐伊”的是可憐的雙荔枝兩顆核仁(“兩副心腸”)竟要與肉分離了。上片,明在寫雙荔枝,卻在寫一對青梅竹馬式的戀人如雙荔枝同樣的身世。開始,天賜良緣,情敦意篤,高潔純真,后來,被人為地殘酷拆破,成了罪惡社會的殉葬品。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yǎng)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fēng)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xì)。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fēng)、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