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葉·薄露初零

李清照〔宋代〕〔〕

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晝分停。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
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
譯文及注釋
注釋 新荷葉:詞牌名。
“薄露”三句:意謂時值薄露初降、晝夜一般平的秋分之際。分停:平分。
“繞水”二句:以傳說中海上“篷萊”、“瀛洲”等神山比喻壽星家的亭臺樓閣。
“芝蘭”三句:意謂前來祝壽的人中,既有子侄輩,亦有身居高官者,使壽誕為之生輝。芝蘭:香草,喻指佳子侄。《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指謝安)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指謝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簪笏:官吏所用的冠簪和手板,這里指代眾高官。
娉婷:此指美女。
鶴瘦松青:鶴鳥壽長謂之仙鶴,松柏常年青翠,故合用為祝壽之辭。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此詞從明抄本《詩淵》錄出,原詞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發現的,孔繁禮《全宋詞補輯》收之。

  這是一篇壽詞,雖然也極盡褒譽,但卻流露了憂國憂民之志,蘊含著一股壯氣豪情。

  上片交代時間地點、場面氣氛,詞清句麗,風格典雅。“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晝分停。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是指:正當薄露剛開始灑落,夜晚與白晝長短完全相同的這個不同一般的時候;處身環水而起、高聳入云的樓閣亭榭之內,宛如來到了傳說中的蓬萊、瀛州海上仙島。“長宵共永晝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這兩天是晝夜所占時間相等,古人稱這兩天為“日夜分”。這里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此詞從明抄本《詩淵》錄出,原詞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發現的,孔繁禮《全宋詞補輯》收之。

  這是一篇壽詞,雖然也極盡褒譽,但卻流露了憂國憂民之志,蘊含著一股壯氣豪情。

  上片交代時間地點、場面氣氛,詞清句麗,風格典雅。“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晝分停。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是指:正當薄露剛開始灑落,夜晚與白晝長短完全相同的這個不同一般的時候;處身環水而起、高聳入云的樓閣亭榭之內,宛如來到了傳說中的蓬萊、瀛州海上仙島。“長宵共永晝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這兩天是晝夜所占時間相等,古人稱這兩天為“日夜分”。這里并未指明是春分還是秋分,從“薄露初零”看,似是仲秋之月的“秋分”,固為秋天到來,暑氣漸退,晝熱夜冷,容易有露水;然而再從下文饋禮中有蘭花來看,或許是仲春之月的“春分”;當然如果“芝蘭為壽”中的“芝蘭”僅作為一種象征高雅來說,只能認為是虛寫,而“薄露初零”卻是實況描述,所以很可能是秋分時候。

  “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寫的是友人在做壽,詞人及眾嘉賓來賀:大家獻上了淡雅清香的蘭花和益壽延年的靈芝,拜壽的人們簇擁著壽星老人一時間充塞了往日幽靜的庭院,其中也不乏尚稱風雅的達官貴人,他們的鮮明的服色、佩飾與名士清儒的布衣瀟灑相輝映。壽筵開始了,氣氛自是十分熾烈,但詞作者卻避開這些必然現象,筆下一滑,轉向了筵席間穿梭般飛去飄來為客人傾酒捧觴的侍女們,“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之句,是作者從活動的大場面中捕捉的一個迷人的動作:她們像花一般柔媚,像玉一樣晶瑩,雙手捧觴穿行席間向客人勸酒,翩翩風姿令人開懷一醉,表達了主人待客之真誠。上片寥寥數語,便將良辰、美景、主賢、賓嘉之樂都烘托紙上了。

  下片是對壽者的祝愿之詞,尾句顯示出作者愛國愛民的心愿,寫得委婉、曲折、含蓄、脫俗。“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先以兩個比喻句起興,再引出直面的頌揚:愿您體魄健壯如鶴之清癯矍鑠,如松之耐寒長青,愿您精神光照萬物與朗朗秋月競比光明;您的品德學問歷來是獨領風騷、名噪京城。至此便將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典范人物的形象勾畫了出來,下面“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仍是溢美之辭,仍是使用比喻手法,但卻因借用現成典故,便將內容表達更進一步、更深一層。“東山高蹈”,用的是晉代文學家、政治家謝安的故事。謝安,字安石,才學蓋世,隱居東山,后應詔出仕,官至司徒。后人因以“東山”喻隱居之士;高蹈,在此也指隱居生活。該句是說:謝安隱居東山,卻蜚聲朝野,光耀無比,雖為王侯卿相,哪一個比得上他!以謝安隱居東山稱比筵上的壽誕主人,可謂臻于至極了。尾句十分精彩,繼續以謝安相比,贊譽、推崇之中加進了激勵,且注入了以生民為重、迅速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急切心情,真是一句千鈞:“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安石在東山隱居不肯應詔出仕之時,時人發出了“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的嘆惋,詞人就該語加以引發以激勵眼前這位名士:您一定要像謝安一樣快快挺身出仕,揭露奸佞誤國,挽救在戰亂中受盡蹂躪折磨的黎民。易安居士發自內心的呼喊,使這首以祝壽為內容的詞作在主題思想上得到了升華。▲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此詞從明抄本《詩淵》錄出,原詞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發現的,孔繁禮《全宋詞補輯》收之。
李清照

李清照(1081─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元祐后四學士之一,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崇寧元年(1102),徽宗以紹述神宗為名,任蔡京、趙挺之為左右相,立元祐黨人碑,......[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