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夕陽從層層疊疊的山嶺處落下,山中的景色逗引著我尋幽探美。
長滿蘭花的小路,處處飄香,香薰幽珮;長著槐樹的小院灑滿落日斑駁的疏影。
山谷幽靜,猶覺得風聲格外之響,月色深深,灑滿空曠山巒。
一掃官場束縛的勞累苦痛,只剩下一顆向往大自然的高潔之心。
注釋
幽珮:幽蘭連綴而成的佩飾。
樊籠: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的境地。
全詩緊扣“游”字,描寫夏日暮晚時分的獨特山景,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之情,抒發了追求閑適、高潔之志,也表達了詩人想擺脫官場束縛意欲退隱的心情。
這首詩首聯點明題旨,總寫月夜下游山。夕陽西沉,作者和夏少府利用公余之暇,到山間尋幽探幽。頷聯寫山里山路、花木的幽香,頸聯寫山中的寂靜幽深,二、三聯寫景,描寫十分細膩,對仗特別工致。落日的余暉仿佛是點點滴滴的黃金,玉佩散落在幽暗的蘭徑、槐庭之中,空山靜谷,寂寞無聲,只有深深的月色伴隨著陣陣山風;前三聯描繪游山所見所聞,“蘭徑”、“槐庭、“靜谷”、“空山",加上“幽佩”、“暗金"、“風聲”“月色”,組成了一幅傍
展開閱讀全文 ∨,簡析全詩緊扣“游”字,描寫夏日暮晚時分的獨特山景,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之情,抒發了追求閑適、高潔之志,也表達了詩人想擺脫官場束縛意欲退隱的心情。
這首詩首聯點明題旨,總寫月夜下游山。夕陽西沉,作者和夏少府利用公余之暇,到山間尋幽探幽。頷聯寫山里山路、花木的幽香,頸聯寫山中的寂靜幽深,二、三聯寫景,描寫十分細膩,對仗特別工致。落日的余暉仿佛是點點滴滴的黃金,玉佩散落在幽暗的蘭徑、槐庭之中,空山靜谷,寂寞無聲,只有深深的月色伴隨著陣陣山風;前三聯描繪游山所見所聞,“蘭徑”、“槐庭、“靜谷”、“空山",加上“幽佩”、“暗金"、“風聲”“月色”,組成了一幅傍晚山中純靜、空明、幽雅、清麗的圖畫。
面對這樣悅人的山色,詩人于尾聯卒章顯志,情不自禁地抒發了掙脫樊籠,寄跡山林的情懷,顯得貼切自然?!胺\累”(陶淵明“久在樊籠里”)表明對官場、俗世的厭倦,“松桂心”(陶淵明“復得返自然”)表明對自然的喜好,對歸隱生活的向往,揭示了“詩心”,主旨凸顯。
由此,全詩在營造山中夜色空曠、幽靜的奇特意境中,含蓄地表達了詩人遠離“樊籠”(塵世束縛)、親近“松桂”(美好自然)的心愿,其厭惡塵世、熱愛自然、追求高潔之情志,了了可見?!?/p>,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