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江晴寄友人

韓琮〔唐代〕〔〕

晚日低霞綺,晴山遠畫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鄉(xiāng)時。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夕陽西下,含山欲墜,天邊的云霞經(jīng)夕陽映照,色彩斑斕。遠處的青山一抹,就仿佛是美人的翠黛。春風吹青了河邊的芳草,綠油油的一片,順著河畔延伸開來?,F(xiàn)在還不是望鄉(xiāng)思家的時候啊。

注釋
綺(qǐ):本義是指有花紋的絲織品。引申為漂亮、華麗、精美。
春青河畔草:一作“青青河畔草”。

賞析
鑒賞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五百六十五。下面是安徽大學(xué)文學(xué)院術(shù)研究帶頭人、安徽大學(xué)古籍整理漢語言文字研究所顧問馬君驊對此詩的賞析。

  這首小詩主要寫景,而情隱景中,驅(qū)遣景物形象,傳達了懷鄉(xiāng)、思友的感情。在暮春三月的晴江之上,詩人仰視,有落日與綺霞;遙望,有遠山如眉黛;俯察,有青青的芳草。這些物態(tài),高低遠近,錯落有致。情,就從中生發(fā)出來。

  首句煉在“低”字。在生活中可觀察到,日低時才見晚霞,日愈落下,霞的位置亦愈低,就是“落霞”。一個“低”字寫出此刻晚日沉沉,含山欲墜;落霞經(jīng)晚日的金光從下面映射,更顯得色彩斑斕,極為綺麗。晚日與綺霞,兩者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五百六十五。下面是安徽大學(xué)文學(xué)院術(shù)研究帶頭人、安徽大學(xué)古籍整理漢語言文字研究所顧問馬君驊對此詩的賞析。

  這首小詩主要寫景,而情隱景中,驅(qū)遣景物形象,傳達了懷鄉(xiāng)、思友的感情。在暮春三月的晴江之上,詩人仰視,有落日與綺霞;遙望,有遠山如眉黛;俯察,有青青的芳草。這些物態(tài),高低遠近,錯落有致。情,就從中生發(fā)出來。

  首句煉在“低”字。在生活中可觀察到,日低時才見晚霞,日愈落下,霞的位置亦愈低,就是“落霞”。一個“低”字寫出此刻晚日沉沉,含山欲墜;落霞經(jīng)晚日的金光從下面映射,更顯得色彩斑斕,極為綺麗。晚日與綺霞,兩者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次句“遠”字傳神。青山一抹,宛如美人畫眉的翠黛。這一美景,全從“遠”字得來。近處看山,便非這種色調(diào)。

  第三句“青”字最見匠心。這里“春”下單著一個“青”字,別有韻味。這個“青”與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同一杼軸。王安石的“綠”,由“過、到、入、滿”等經(jīng)幾次涂改方始得來,足見錘煉功力。韓琮在此煉得“青”字,早于王安石幾百年,應(yīng)該說是“先得我心”。正是這個“青”字使全句飛動起來,春風喚醒了沉睡的河畔,吹“青”了芳草,綠油油,嫩茸茸,青氈似地沿著河畔伸展開去。這一盎然春意,多靠“青”字給人們帶來信息。

  全詩著力點最終落在末句“望”字上。“望”字承前啟后,肩負著雙重任務(wù)。前三句的景是在詩人一望中攝取的。由望景聯(lián)想到望鄉(xiāng),望鄉(xiāng)自不免懷舊,所以詩題不僅標出“晚春江晴”,而且綴以“寄友人”。然而詩人為什么不說“正是望鄉(xiāng)時”,偏說“不是望鄉(xiāng)時”?望景懷鄉(xiāng),望景懷人,本是常情,但詩人故意不直陳,而以反意出之。正如辛棄疾在《丑奴兒》下片中所說的:“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毙猎~不言愁而愁益深,此詩不言望鄉(xiāng)而望鄉(xiāng)之情彌切矣。

  全詩四句,有景有情,前三句重筆狀景,景是明麗的,景中的情是輕松的。末一句收筆言情,情是惆悵的,情中的景則是迷惘的。詩中除晚日、遠山都與鄉(xiāng)情相關(guān)外,見春草而動鄉(xiāng)情更多見于騷客吟詠,如《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等都是。韓琮此詩從“晚日”、“遠山”寫到“春草”,導(dǎo)入“望鄉(xiāng)”,情與景協(xié)調(diào)一致,顯得很自然。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說:“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彼寡钥捎谶@首小詩中得到默契?!?/p>,

參考資料:完善

1、 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81-982頁.
創(chuàng)作背景
韓琮

韓琮,字成封,一作代封。長慶進士。曾官中書舍人、湖南觀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將石載順等驅(qū)逐,此后失官,無聞。存詩一卷。......[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quán)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