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落日將沒于峴山之西,我戴著山公的白帽子在花下飲得醉態(tài)可掬。
襄陽的小兒一起拍著手在街上攔著我高唱《白銅鞮》。
路旁之人問他們所笑何事?他們原來是笑我像山公一樣爛醉如泥。
提起鸕鶿杓把酒添得滿滿的,高舉起鸚鵡杯開懷暢飲。百年共有三萬六干日,我要每天都暢飲它三百杯。
遙看漢水像鴨頭的顏色一樣綠,好像是剛剛釀好還未曾濾過的綠葡萄酒。
此江之水若能變?yōu)橐唤壕?,就在江邊筑上一個舜山和酒糟臺;學(xué)
著歷史上的曹彰,來一個駿馬換妾的風(fēng)流之舉,笑坐在馬上,口唱著《落梅花》;
車旁再掛上一壺美酒,在一派鳳笙龍管中出游行樂
此詩是李白的醉歌,詩中以醉漢的心理和眼光看周圍世界,實際上是以帶有詩意的眼光來看待一切,思索一切。詩一開始用了晉朝山簡的典故。山簡鎮(zhèn)守襄陽時,喜歡去習(xí)家花園喝酒,常常大醉騎馬而回。當(dāng)時的歌謠說他:“日暮倒載歸,酩酊無所知。復(fù)能騎駿馬,倒著白接籬?!苯踊h,一種白色帽子。李白在這里是說自己像當(dāng)年的山簡一樣,日暮歸來,爛醉如泥,被兒童攔住拍手唱歌,引起滿街的喧笑。
但狂放不羈的詩人毫不在意,說什么人生百年,一共三萬六千日,每天都應(yīng)該往肚里倒上三百杯酒。此時,他酒意正濃,醉眼朦朧地朝四方看,遠遠看見襄陽城外碧綠的漢水,幻覺中就好像剛釀好的葡萄酒一樣。啊,這漢江若能變作春酒
展開閱讀全文 ∨,鑒賞此詩是李白的醉歌,詩中以醉漢的心理和眼光看周圍世界,實際上是以帶有詩意的眼光來看待一切,思索一切。詩一開始用了晉朝山簡的典故。山簡鎮(zhèn)守襄陽時,喜歡去習(xí)家花園喝酒,常常大醉騎馬而回。當(dāng)時的歌謠說他:“日暮倒載歸,酩酊無所知。復(fù)能騎駿馬,倒著白接籬。”接籬,一種白色帽子。李白在這里是說自己像當(dāng)年的山簡一樣,日暮歸來,爛醉如泥,被兒童攔住拍手唱歌,引起滿街的喧笑。
但狂放不羈的詩人毫不在意,說什么人生百年,一共三萬六千日,每天都應(yīng)該往肚里倒上三百杯酒。此時,他酒意正濃,醉眼朦朧地朝四方看,遠遠看見襄陽城外碧綠的漢水,幻覺中就好像剛釀好的葡萄酒一樣。啊,這漢江若能變作春酒,那么單是用來釀酒的酒曲,便能壘成一座糟丘臺了。詩人醉騎在駿馬雕鞍上,唱著《梅花落》的曲調(diào),后面還跟著車子,車上掛著酒壺,載著樂隊,奏著勸酒的樂曲。他洋洋自得,忽然覺得自己的縱酒生活,連歷史上的王侯也莫能相比呢。秦丞相李斯也被秦二世殺掉了,臨刑時對他兒子說:“吾欲與若(你)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李斯的故鄉(xiāng))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還有晉朝的羊祜,鎮(zhèn)守襄陽時常游峴山,曾對人說:“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沒無聞,使人悲傷。”祜死后,襄陽人在峴山立碑紀(jì)念。見到碑的人往往流淚,名為“墮淚碑”。但這碑到了此時已沒有什么意義了。如今碑也已剝落,再無人為之墮淚了。一個生前即未得善終,一個身后雖有人為之立碑,但也難免逐漸湮沒,不能有“月下傾金罍”這般快樂而現(xiàn)實。那清風(fēng)朗月可以不花一錢盡情享用,酒醉之后,像玉山一樣倒在風(fēng)月中,顯示出無比瀟灑和適意。
詩的尾聲,詩人再次宣揚縱酒行樂,強調(diào)即使尊貴到能與巫山神女相接的楚襄王,亦早已化為子虛烏有,不及與伴自己喝酒的舒州杓、力士鐺同生共死更有樂趣。
這首詩為人們所愛讀。因為詩人表現(xiàn)的生活作風(fēng)雖然很放誕,但并不頹廢,支配全詩的,是對他自己所過的浪漫生活的自我欣賞和陶醉。詩人用直率的筆調(diào),給自己勾勒出一個天真爛漫的醉漢形象。詩里生活場景的描寫非常生動而富有強烈戲劇色彩,達到了繪聲繪影的程度,反映了盛唐社會生活中生動活潑的一面?!?/p>,
參考資料:完善
1、 余恕誠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55-256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fēng)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fēng)。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