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海岱樓玩月作

米芾〔宋代〕〔〕

千古漣漪清絕地。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廣寒宮闕人間世。
靄靄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頃刻隨輪至。寶月圓時多異氣。夜光一顆千金貴。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千萬年的漣漪仍蕩漾在這片清凈隔絕的地方,海岱樓很高,往下俯瞰秦淮河的尾端。水天一色,仿佛水浸泡著天,天與水合為一體,像是從月亮上的廣寒宮來看下面的人間一樣。
霧色藹藹中出現一個海市蜃樓,巨鰲托舉著三座大山浮出水面,立刻隨著月亮一同出來。月亮圓的像寶珠一樣的時候有很多異樣的氣息,現在的月亮就仿佛一顆夜明珠價值千金。

注釋
漣漪:實指漣水全境,漣水為水鄉,境內有中漣、西漣、東漣諸水。
海岱(dài)樓:在江蘇漣水。詞人于哲宗紹圣四年(1097)知漣水軍二年。
下瞰(kàn):從高處往下看,俯視。 秦淮:河名。流經南京﹐是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蝶戀花》詞牌一般以抒寫纏綿悱,惻之情為多,似此詞以健筆寫景,而能大氣包舉,攝人心魂,觀之詞史,實為罕見。一字一句是真是實,又迷離惝恍如夢如幻。詞境超邁,意象玲瓏,令人佩服其凌云健筆。

  “千古”三句點出海岱樓的地理位置。首句將地名嵌入,有助于晶瑩澄澈意境的塑造。李白《蛾眉山月歌》說:“蛾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蛾眉山月”、“平羌”、“清溪”等詞,均于地名中寓情境,米芾正是借鑒了李詩的這種手法。下闋則以想象、比喻等手法,描繪了明月初升、如夢如幻的水上奇觀。作者描繪海市蜃樓、蓬萊仙山等人間仙境,都是為了營造氣氛,襯托明月,則最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蝶戀花》詞牌一般以抒寫纏綿悱,惻之情為多,似此詞以健筆寫景,而能大氣包舉,攝人心魂,觀之詞史,實為罕見。一字一句是真是實,又迷離惝恍如夢如幻。詞境超邁,意象玲瓏,令人佩服其凌云健筆。

  “千古”三句點出海岱樓的地理位置。首句將地名嵌入,有助于晶瑩澄澈意境的塑造。李白《蛾眉山月歌》說:“蛾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蛾眉山月”、“平羌”、“清溪”等詞,均于地名中寓情境,米芾正是借鑒了李詩的這種手法。下闋則以想象、比喻等手法,描繪了明月初升、如夢如幻的水上奇觀。作者描繪海市蜃樓、蓬萊仙山等人間仙境,都是為了營造氣氛,襯托明月,則最后兩句無疑就是點睛之筆,突出了題目“海岱樓玩月作”。詞中寫景之作,有柳永的《望海潮》,寫月之作,有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柳詞重點在于摹寫人間美景,蘇詞重點在于對月抒懷,米芾此作則是以想象的筆調,描繪了夢幻般的月色,在表現上自有其獨特性。

  這首詞的上闋,首先從海岱樓所處的地理位置人手。“千古”一句,是對漣水全境的景色的總寫。漣水為水鄉,當時境內有中漣、西漣、東漣諸水,是黃河由淮河入海的必經之地,且東瀕大海,北臨運河,水鄉清絕,故以“漣漪”稱之。然后特出一筆,寫海岱樓之高拔地而起,“下瞰秦淮尾”,形容樓高用了夸張手法。“水浸”二句承“下瞰”而來,轉而描寫碧天浸沉在水中,然后又由如水的碧天聯想到“廣寒宮闕”,這便引出一個“月”字,從而為下闋寫月出作好鋪墊。但“廣寒宮”是由水中碧天聯想到的虛寫,作者的筆墨仍然是傾注于“人間世”,上闋的全部重點均在“人間世”,“廣寒宮”也是為修飾“人間世”而出現的。

  詞人在下闋所寫“玩月”。但首句卻不去寫月,而是寫“海市”。但這首詞中的“海市”,并非實寫,寫海才是實際,從而再次為月出作鋪墊。經過再三鋪墊,曲曲折折,月亮終于在千呼萬喚之后出海:“鰲戴三山,頃刻隨輪至。”這兩句寫月出,表面看來是寫“三山”隨月輪而至,月未出時“三山”暗,月出則“三山”明,月亮似乎瞬間移至眼前。這實際上還是寫月,“三山”只是作為月的反襯物出現的。看似“三山”至,實即月輪出,這種筆法實際是借此寫彼。這兩句不僅充滿了神話色彩,而且寫得神采飛動。“頃刻”一詞,寫出了月輪出海時的神氣和凌厲。詞中真正寫“玩月”,只是最后兩句:“寶月圓時多異氣,夜光一顆千金貴。”這是巧借同名之珠以贊美圓月之可貴。這兩句,前句重在其“異”,后句重在其“貴”,由于“異”所以“貴”。一輪明月,不知產生過多少神話,神奇之至,亦美妙之至,月也因此而提高了身價。月在古人眼中是群陰之宗,對其崇拜備至,所以這兩句也包含著作者對于月的種種幻想與評價。▲

,

參考資料:完善

1、 姜鈞.宋詞大鑒賞:外文出版社,2012:128-129
創作背景
《蝶戀花》詞牌一般以抒寫纏綿悱,惻之情為多,似此詞以健筆寫景,而能大氣包舉,攝人心魂,觀之詞史,實為罕見。一字一句是真是實,又迷離惝恍如夢如幻。詞境超邁,意象玲瓏,令人佩服其凌云健筆。
米芾

米芾(1051-1107?)一名黼,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徙襄陽(今湖北襄樊),寓居潤州(今江蘇鎮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補浛光尉。歷知雍丘縣、漣水軍,以太常......[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