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宣城善釀紀叟

李白〔唐代〕〔〕

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
夜臺無曉日,沽酒與何人?(版本一)

戴老黃泉下,還應釀大春。
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版本二)

譯文及注釋
譯文紀老在黃泉里,還會釀制老春美酒。只是陰間沒有李白,你老賣酒給何人? 注釋宣城:在今安徽省東南。善釀:擅長釀酒。老春:紀叟所釀酒名。唐人稱酒多有”春“字。夜臺:墳墓。亦借指陰間。題戴老酒店:這是此詩的另一個版本題目。大春:戴老所釀酒名。
賞析
這是李白憑吊友人的絕句,有兩個傳世版本,一題為《哭宣城善釀紀叟》,一題為《題戴老酒店》,兩者釀酒老人的姓不同,正文文字也略有不同,而內容基本沒有差別。這里賞析所引述的文字以前一版本為準。   釀酒老人離開人世間,引起詩人深深的惋惜和懷念。詩人癡情地想象這位釀酒老人死后的生活。首句”紀叟黃泉里“,黃泉本是人死葬身之所,可是按詩人的口氣,紀叟之死入黃泉,就像搬家一樣,既是說他死,似乎又還活著。次句”還應釀老春“,就是說:既然生前他能為我李白釀出老春名酒,那么如今在黃泉之下,他也應該還會施展他的拿手絕招,繼續釀造香醇的美酒。這看上去是詩人一種荒誕可笑的假想,然而卻說得那么認 展開閱讀全文 ∨,這是李白憑吊友人的絕句,有兩個傳世版本,一題為《哭宣城善釀紀叟》,一題為《題戴老酒店》,兩者釀酒老人的姓不同,正文文字也略有不同,而內容基本沒有差別。這里賞析所引述的文字以前一版本為準。   釀酒老人離開人世間,引起詩人深深的惋惜和懷念。詩人癡情地想象這位釀酒老人死后的生活。首句”紀叟黃泉里“,黃泉本是人死葬身之所,可是按詩人的口氣,紀叟之死入黃泉,就像搬家一樣,既是說他死,似乎又還活著。次句”還應釀老春“,就是說:既然生前他能為我李白釀出老春名酒,那么如今在黃泉之下,他也應該還會施展他的拿手絕招,繼續釀造香醇的美酒。這看上去是詩人一種荒誕可笑的假想,然而卻說得那么認真、悲切,使讀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覺得這一奇想是合乎人情的。   接著二句:”夜臺無曉日,沽酒與何人?“詩人又沿著前面的思路想得更深一層:“紀叟縱然在黃泉里仍操舊業,但生死殊途,叫我李白如何能喝得到他的酒呢?”想到這里,詩人更為悲切,為了表達這種強烈的傷感之情,采用設問句式,故作癡語問道:“老師傅!你已經去到漫漫長夜般的幽冥世界中去了,而我李白還活在人世上,你釀了老春好酒,又將賣給誰呢?”照這兩句詩的含意,似乎紀叟原是專為李白釀酒而活著,并且他釀的酒也只有李白賞識。這種想法更是不合乎情理的癡呆想法,但更能表明詩人平時與紀叟感情的深厚,彼此是難得的知音,現在死生分離,詩人感到十分悲痛。   沽酒與釀酒是李白與紀叟生前最平常的接觸,然而,這看似平常的小事,卻最令詩人難忘,最易引起詩人傷感。詩人善于抓住這一點,并賦予浪漫主義的色彩加以渲染,感情真摯自然,十分感人。▲,參考資料:完善 1、 宛敏灝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363-364 . 2、 裴 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 :382-383 .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是個重感情的人,一生廣交朋友。此詩憑吊的友人紀叟,是宣城人。紀叟是宣城著名的釀酒人,所釀的美酒遐邇聞名。李白一生嗜酒,屢游宣城,自然就和他交上了朋友。李白對紀叟的死很悲痛,所以寫了這首詩哭他。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即生于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開圣寺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