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湘湖圖
劉基〔明代〕〔〕
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無風波浪起。明窗曉晴圖畫開,興入湘湖三百里。湘江兩岸山縱橫,湘湖碧繞越王城。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樹落日長煙平。游子天寒孤棹遠,七十二溪飛雪滿。浩歌不見濯纓人,沙鶴野猿相對晚。湖東云氣通蓬萊,我欲從之歸去來。蛟鼉塞川陸有虎,兩臂無翼令心哀。
譯文及注釋
譯文湖上的島嶼恰如洞庭湖中的君山;湖水像鄱陽湖一樣波浪起伏。畫圖在明亮的窗子和早晨的晴光下打開;我的興致一下子就投入到湘湖浩翰的煙波中。兩岸的群山縱橫交錯,碧綠的湖水環繞著高高的越王城山。越王城的背影已經遠去,但週遭的山陵峽谷還展現在我們眼前:蒼翠的古木和飄渺的暮霧,掩映在落日的余暉中。他鄉的游子駕著一葉扁舟,在寒冷的湖上飄向遠方;周圍群山,飛瀉著雪一般白的溪流。畫面上仿佛能聽到隱居高人的嘯歌,但是卻看不到他的人影,只看到晚日下棲息在沙灘上的鶴和山林中的猿猴。湖水東面的云氣應是直通蓬萊仙山吧,我真想乘著這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這是一首劉基題《湘湖圖》的題畫詩。“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無風波浪起。”詩人開頭用兩個比喻句,引出了湘湖上的島嶼恰如洞庭湖中的君山;湖水象鄱陽湖一樣波浪起伏。以洞庭湖、鄱陽湖來形容湘湖,極言湘湖之廣渺,起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
“明窗曉晴圖畫開,興入湘湖三百里。”接下來詩人點出了題圖時的情景,在明亮的窗子和早晨的晴光下打開畫圖,詩人的興致一下子就投入到湘湖浩瀚的煙波中。
下面四聯既是對《湘湖圖》的描述,也是對湘湖山水的概刮。“湘江兩岸山縱橫,湘湖碧繞越王城。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樹落日長煙平。游子天寒孤棹遠,七十二溪飛雪滿。浩歌不見濯纓人,沙鶴野猿相對
展開閱讀全文 ∨,這是一首劉基題《湘湖圖》的題畫詩。“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無風波浪起。”詩人開頭用兩個比喻句,引出了湘湖上的島嶼恰如洞庭湖中的君山;湖水象鄱陽湖一樣波浪起伏。以洞庭湖、鄱陽湖來形容湘湖,極言湘湖之廣渺,起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
“明窗曉晴圖畫開,興入湘湖三百里。”接下來詩人點出了題圖時的情景,在明亮的窗子和早晨的晴光下打開畫圖,詩人的興致一下子就投入到湘湖浩瀚的煙波中。
下面四聯既是對《湘湖圖》的描述,也是對湘湖山水的概刮。“湘江兩岸山縱橫,湘湖碧繞越王城。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樹落日長煙平。游子天寒孤棹遠,七十二溪飛雪滿。浩歌不見濯纓人,沙鶴野猿相對晚。”詩人的目光如一組長鏡頭在畫面上掠過:首先映入眼斂的是湘湖四周的群山,兩岸的群山縱橫交錯,碧綠的湖水環繞著高高的越王城山。面對週遭的山陵峽谷,詩人憑吊越王城的逝去的背影,眼前蒼翠的古木和飄渺的暮霧,掩映在落日的余暉中,讓人不由生發懷古的幽情。接下來詩人的筆觸進一步向畫面的細處落下,畫圖中,一葉扁舟飄向遠方,詩人想象這是一位他鄉游子,在寒冷的湘湖上奔波,也許此刻詩人聯想到了自己,一個寒字,刻劃了詩人的心境。但是面對大好的湖山,詩人沒有消沉,周圍群同上眾多飛瀉著雪一般白的溪流,吸引了詩人的目光。
??? “浩歌不見濯纓人,沙鶴野猿相對晚。湖東云氣通蓬萊,我欲從之歸去來。”接下來,詩人對靜態的畫面進行了拓展:畫是沒有聲音的,但是,在詩人看來,卻仿佛能聽到隱居高人的畫外音,“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如此好山水真是退隱的好處所。但是畫面上卻看不到他的人影,只看到晚照下棲息在沙灘上鶴和山林中的猿猴。畫是不會動的,但是在詩人看來,湖上的云氣是涌動的,而且是可以直通蓬萊仙山的,詩人由此了生出大膽的想法,可以乘著這云氣去探訪仙山。
詩人在結尾時,從美好的夢幻般的意境中回到了現實。“蛟鼉塞川陸有虎,兩臂無翼令心哀。”雖然仙山十分令人向往,可是水中有蛟鼉,山野有猛虎,我又沒有翅膀,難以到達仙山,讓我不由得心下無比哀傷。▲,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站務郵箱:service@52shiwen.com完善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劉基題《湘湖圖》的題畫詩。“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無風波浪起。”詩人開頭用兩個比喻句,引出了湘湖上的島嶼恰如洞庭湖中的君山;湖水象鄱陽湖一樣波浪起伏。以洞庭湖、鄱陽湖來形容湘湖,極言湘湖之廣渺,起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
劉基
劉基(1311~1375)中國明初大臣,文學家。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 。他上書陳述時務1......[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袁凱〔明代〕
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宗臣〔明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
唐寅〔明代〕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
唐寅〔明代〕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宗臣〔明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