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
黃庭堅〔宋代〕〔〕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心隨汝水春波動,興與并門夜月高。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酒船魚網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譯文及注釋
譯文當年,你這個品行高潔的人出任小小的吏曹,我送你,行走在長堤上,看見碧綠的春草,想到自己也穿著青袍,位居下僚。今天,我的心情隨著汝水的春波而晃動;你的興致,想來一定是跟隨著并州城門上的月亮,漸漸升高。哎,這世上難道會沒有千里馬?不,只不過是人群中找不到善于相馬的九方皋。家鄉有船可載酒有網可捕魚,還是回去吧,我們過去游玩的溪水中眼前正漂浮著落花,水深恰好一篙。
注釋平輿:故城在今河南汝南縣東六十里。李子先:黃庭堅的同鄉好友,時在并州(山西太原)任小官。并(bīng)州:為古代地名。《史記》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詩一二句主客并提,以彼此遠居又各不得意為“懷”字提供豐富的內容。“幽人”指李子先,他在并州作小官。“青袍”是下級官員的服裝。歷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賦》:“青袍如草。”杜甫詩:“汀草亂青袍。”含有不被見用的意思。這里作者說“堤草”認出自己的青袍來,不光屬思奇巧,而且以草為有情物來反襯人的情懷難禁,效果極好。
三四句承首聯中“各在異地”的含義,敘遙相思念之情這兩句借景抒情,情景互生。作者時在平輿,地近汝水。前句寫自己,后句寫朋友,但同第一二句一樣都用實寫法。仿佛友人也在目前,詩人頗覺親切。
五六句承首聯中“各不得志”的含義,寫無人理
展開閱讀全文 ∨,詩一二句主客并提,以彼此遠居又各不得意為“懷”字提供豐富的內容。“幽人”指李子先,他在并州作小官。“青袍”是下級官員的服裝。歷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賦》:“青袍如草。”杜甫詩:“汀草亂青袍。”含有不被見用的意思。這里作者說“堤草”認出自己的青袍來,不光屬思奇巧,而且以草為有情物來反襯人的情懷難禁,效果極好。
三四句承首聯中“各在異地”的含義,敘遙相思念之情這兩句借景抒情,情景互生。作者時在平輿,地近汝水。前句寫自己,后句寫朋友,但同第一二句一樣都用實寫法。仿佛友人也在目前,詩人頗覺親切。
五六句承首聯中“各不得志”的含義,寫無人理解的憤懣。這兩句詩措辭自然,對仗工穩而又意在言外,顯示出詩人錘煉語言的深厚功力。黃庭堅曾以此聯示人,并說讀這兩句可以得律詩之法。《觀林詩話》對這兩句詩從形式上加以評論,說:“杜牧之云:‘杜若芳州翠,嚴光釣瀨喧。’此以杜與嚴為人姓相對也。又有‘當時物議朱云小,后代聲名白日懸’此乃以朱云對白日,皆為假對,雖以人姓名偶物,不為偏枯,反為工也。如涪翁(黃庭堅號)‘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持(當為“得”)九方皋’,尤為工致。”《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二)從內容上著眼加以評論,說:“魯直(黃庭堅字)《過平輿懷李子先》詩:‘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題徐孺子祠堂》詩:‘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二詩命意絕相似,蓋嘆知音者難得耳。”足見這兩句詩受到人們的推重。
末二句寫出全詩的主旨,勸李子先也解官歸故里,與詩人同游。其中“歸來”二字明言作者用心,緊接著又下一個很有分量的“是”字,但詩人猶嫌不足,同時還用水漲花落、漁船載酒構成一幅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圖畫,勸歸之意發揮得淋漓盡致。
黃庭堅作詩,最講章法。《昭昧詹言》卷十二說:“山谷之妙,起無端,接無端,大筆如椽,轉折如龍虎,掃棄一切,獨提精要之語。每每承接處,中亙萬里,不相聯屬,非尋常意計所及。”這首詩用“幽人佐吏”開篇,以“故溪篙深”作結,很像是無首無尾,然而橫空出語,收束有力。各聯之間,首聯說官卑,頷聯寫春興,頸聯嘆九方皋之罕見,尾聯敘故溪之可游,每聯下語也如同不知其所從來。但細味詩意,脈理仍然是清晰可辨的。因為從內容上講,詩人和朋友之所以“心動”、“興高”,并不僅僅是感覺到“春波”、“夜月”的緣故,更重要的是他感慨于自己“佐吏曹“、“青袍”這樣的低下地位,因此也就極容易作千里馬、九方皋之嘆,慨嘆之余,希望能退隱于酒船漁網之間,也就是順理成章了。從結構上看,首聯總提,中間兩聯分議,末聯收攏,也分得巧妙,合得有力,既富變化,又做到了天衣無縫。▲,參考資料:完善
1、
繆鉞等 .宋詩鑒賞辭典.上海 : 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2(2012.7重印):第588-589頁
創作背景
詩一二句主客并提,以彼此遠居又各不得意為“懷”字提供豐富的內容。“幽人”指李子先,他在并州作小官。“青袍”是下級官員的服裝。歷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賦》:“青袍如草。”杜甫詩:“汀草亂青袍。”含有不被見用的意思。這里作者說“堤草”認出自己的青袍來,不光屬思奇巧,而且以草為有情物來反襯人的情懷難禁,效果極好。
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寧(今江西修水),遂為分寧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授葉縣尉。熙寧五年(1072)為北京(今河北大名)國子......[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