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卷珠箔
張元干〔宋代〕〔〕
卷珠箔,朝雨輕陰乍閣。闌干外、煙柳弄晴,芳草侵階映紅藥。東風妒花惡,吹落梢頭嫩萼。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尋思舊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馳道同載,上林攜手,燈夜初過早共約,又爭信飄泊。寂寞,念行樂。甚粉淡衣襟,音斷弦索,瓊枝璧月春如昨。悵別后華表,那回雙鶴。相思除是,向醉里、暫忘卻。
譯文及注釋
譯文輕雨綿綿,柳條隨風輕拂,仿佛在迎接春天。芳草的碧色映著新開的芍藥花,襯托得更加鮮紅。可惡的東風嫉妒花朵,一陣無情的風將梢頭上嬌嫩花葉吹落。我把屏風緊掩,沉水香也懶得再熏。因喝酒會醉,總是怕看見酒盅。回想從前在汴京,正是少年時代,時常縱情歡樂,也曾迷戀于歌舞表演者。常常準備好華麗的車馬,催促美人快些出發游玩。曾經同乘一輛車奔馳在寬廣的大街上,也曾攜手在上林苑里一起開懷。剛剛玩完熱鬧的元宵佳節,又早早約定佳期再見。不想會有今日,到處漂泊孤單如浮萍?寂寞啊寂寞,更加思念當日相依相伴的情人。恐怕她衣上的香粉已經消淡,琴弦上也久不彈奏。自從和她分別之后,至今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上片開頭“卷珠箔”二句,點出了雨后陰天的環境,化用了王維《書事》“輕陰閣小雨”詩意。“闌干外”以下寫從樓上眺望的種種景象,如煙的柳條在晴光中搖曳,階下青草映襯著芍藥,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春意。刻畫了一副詩情畫意的“柳弄晴”圖景,并非專門詠柳,目的是挑起詞人的情思——折柳送別。緊接“東風”二句陡轉,出現另一種物景。強勁的東風把剛長出來的花吹落了,烘托出一種凄然傷神的氣氛。“屏山掩”三句,與上文的所見相回應,寓情于景,實寫詞人當時的心境。“怯杯勺”寫出詞人怕飲酒的心理狀態,暗示詞人平日借酒緩解悲傷的細節。
中片追憶過去游樂的情景。開頭“尋思舊京洛”,承上啟下,從現在的傷春
展開閱讀全文 ∨,上片開頭“卷珠箔”二句,點出了雨后陰天的環境,化用了王維《書事》“輕陰閣小雨”詩意。“闌干外”以下寫從樓上眺望的種種景象,如煙的柳條在晴光中搖曳,階下青草映襯著芍藥,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春意。刻畫了一副詩情畫意的“柳弄晴”圖景,并非專門詠柳,目的是挑起詞人的情思——折柳送別。緊接“東風”二句陡轉,出現另一種物景。強勁的東風把剛長出來的花吹落了,烘托出一種凄然傷神的氣氛。“屏山掩”三句,與上文的所見相回應,寓情于景,實寫詞人當時的心境。“怯杯勺”寫出詞人怕飲酒的心理狀態,暗示詞人平日借酒緩解悲傷的細節。
中片追憶過去游樂的情景。開頭“尋思舊京洛”,承上啟下,從現在的傷春傷別,回想起過去在汴京的游樂情景。由思念故國,表現愛國之情。此詞的寫法含蓄婉轉,一個“舊”字,蘊含著深刻的時代意念。“正年少疏狂”三句,詞人回憶當年在汴京逍遙的生活。“曾馳道同載”三句,專寫游賞,但不專注一時一事。同載、攜手、共約,情事如見,都是“年少疏狂”的事。至此,一筆寫來,都是熱鬧歡快的氣氛。緊接著“又爭信飄泊”,突然結束了上面的回憶,似斷又續,極盡頓挫之妙。從夢幻回到現實,感情起伏,透露作者的感傷之情。曾經歌舞升平商業繁華的汴京,已落到金兵的手中,而詞人又過著逃難的飄泊生活。這種悲哀從上面的歡快和暢的景象中對比顯露出來,以歡愉的情調映襯離別后的孤寂,更顯凄楚。
下片從回憶轉寫別后思念之情,主要抒寫離恨之情。“寂寞,念行樂”以下,緊承上文的“疏狂”到“飄泊”而來,注入了對舊人的深切懷念之情。“甚粉淡衣襟”三句,是想像她已擺脫了歌女生涯,而美貌依然。“瓊枝璧月春如昨”一句,化用為比喻美好幸福的生活。這三句,懷念舊人,同時也是懷念故都,寫得迷離惝恍,愛國之情寓意其中。以下轉入別恨與相思。“悵別后華表”二句,采用了用典的手法,抒發人間淪桑之變,好景不長的深慨。此二句用“悵”字領起,寄意深刻,語言明了而又委婉含蓄。結末“相思除是”二句,用口語寫情,感情委婉真摯。“向醉里、暫忘卻”,猶如眾流歸海,不僅感情深厚,而且“辭盡意不盡”,言外之意為眷念故國的無窮隱痛。這與李清照《菩薩蠻》“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的情意相近,異曲同工。
這首抒發愛國思想的詞作,情韻兼勝,委婉真切。在藝術技巧上顯示出結構的嚴謹。全詞上、中、下三片,從眼前傷春到追憶往昔,再轉入現實相思,有鋪排,有轉折,環環相扣,逐層深入,并用“別恨”一氣貫穿。過片處意脈連貫,情致婉轉曲折。其次是寓別恨之情于清曠的境界之中,使整首詞的詞境顯得既沉郁又婉麗。▲,參考資料:完善
1、
吳熊和.唐宋詞匯評 兩宋卷 第2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631
創作背景
上片開頭“卷珠箔”二句,點出了雨后陰天的環境,化用了王維《書事》“輕陰閣小雨”詩意。“闌干外”以下寫從樓上眺望的種種景象,如煙的柳條在晴光中搖曳,階下青草映襯著芍藥,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春意。刻畫了一副詩情畫意的“柳弄晴”圖景,并非專門詠柳,目的是挑起詞人的情思——折柳送別。緊接“東風”二句陡轉,出現另一種物景。強勁的東風把剛長出來的花吹落了,烘托出一種凄然傷神的氣氛。“屏山掩”三句,與上文的所見相回應,寓情于景,實寫詞人當時的心境。“怯杯勺”寫出詞人怕飲酒的心理狀態,暗示詞人平日借酒緩解悲傷的細節。
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