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洞房深
杜牧〔唐代〕〔〕
洞房深,畫屏燈照,山色凝翠沉沉。聽夜雨冷滴芭蕉,驚斷紅窗好夢,龍煙細飄繡衾。辭恩久歸長信,鳳帳蕭疏,椒殿閑扇。輦路苔侵。繡簾垂,遲遲漏傳丹禁。舜華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處,金輿漸遠,何時彩仗重臨?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陰。
譯文及注釋
譯文在后妃居住的幽深的房里;燈光照著繪有圖畫的屏風,屏風上的山色一片濃綠,顯得格外古雅莊重。聽見冰冷的夜雨敲打芭蕉聲,驚斷了房里她的好夢;醒來看見攀龍香爐的香煙,在繡花緞被上空飄升。失去了皇帝的恩寵啊,她已久住長信宮中,帷帳里蕭條凄冷;原來的椒殿閑置無用,門兒關鎖冷冷清清。皇帝車駕來的路上,長滿了苔蘚一層。繡簾默默地低垂,過很長時間才聽見,一聲更漏傳進宮中。她的容顏木槿花似的,憔悴在不知不覺之中。她羞于梳理烏黑的發髻,獨坐呆望滿面愁情;傷感的目光注視之處,皇帝乘坐的車漸漸失去行蹤。不知何時才能盼到,皇帝儀仗重臨再降恩寵?啊,她正在悲苦地心馳神往,翠綠的梧桐又移動了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杜牧的這首八六子是一首宮怨詞,詞的上片著力刻畫環境的孤寂、冷清,下片情與景交錯而行,寫出棄妃心中的希望、惆帳、寂寞與無奈,整首詞鋪敘委婉,時而抒情,時而布景,井然有致。
“洞房深,畫屏燈照,山色凝翠沉沉。”起拍三句,寫居室所在庭院深深,室內陳設華麗、氣氛凄清。“燈照”,點明此處所寫為夜間景況;畫屏,指屏風,在燈光映照之下,上面所畫山水色調顯得凝重沉著。“深”、“凝”、“沉沉”四字,渲染了夜中女主人公居室氛圍的典雅凝重的特征。
“聽夜雨冷滴芭蕉,驚斷紅窗好夢,龍煙細飄繡衾。”三句,寫出客觀環境的幽靜清涼。“冷滴”一語,寫出女主人公的神經極其敏感
展開閱讀全文 ∨,杜牧的這首八六子是一首宮怨詞,詞的上片著力刻畫環境的孤寂、冷清,下片情與景交錯而行,寫出棄妃心中的希望、惆帳、寂寞與無奈,整首詞鋪敘委婉,時而抒情,時而布景,井然有致。
“洞房深,畫屏燈照,山色凝翠沉沉。”起拍三句,寫居室所在庭院深深,室內陳設華麗、氣氛凄清。“燈照”,點明此處所寫為夜間景況;畫屏,指屏風,在燈光映照之下,上面所畫山水色調顯得凝重沉著。“深”、“凝”、“沉沉”四字,渲染了夜中女主人公居室氛圍的典雅凝重的特征。
“聽夜雨冷滴芭蕉,驚斷紅窗好夢,龍煙細飄繡衾。”三句,寫出客觀環境的幽靜清涼。“冷滴”一語,寫出女主人公的神經極其敏感,若為無牽無掛之人,縱使雨打芭蕉,也不至于轉眼便被驚醒;“紅窗”之“紅”字,色彩明亮,同前所寫“深”、“凝”、“沉”等字形成對照,象征凝重的壓抑的氛圍中主人公孤獨的心理只有在“紅窗好夢”中才有片時解脫;被相思之苦所纏繞的女主人公剛剛幸得入眠,可作好合之夢,不料竟被雨打芭蕉驚斷,此種心境可想而知。而夢醒之后,但見那龍形香爐中冒出的煙霧彌漫室內、沾滿錦被,無限哀思有如裊裊薰煙不斷上升消散,愈見其凄清之意。“龍煙”是指攀龍香爐內所燃香料之煙,飄渺而至,籠罩繡衾,若有若無,虛虛實實。這高貴典雅的環境襯托出女主人公的身份,也襯托出其心境。
“辭恩久歸長信,鳳帳蕭疏,椒殿閑扇。”點明女主人公身份是已失寵之宮妃。“長信宮”多為失寵后妃居處代稱,屢屢出現于唐人詩中。詞中的“久歸”,點明自己失寵日久,因而“鳳帳”形同虛設、宮門常關閉不開。“椒殿閑扇”是說她至長信宮后,原來居處已被鎖起閑置。
“輦路苔侵。”過片一句,青苔長滿了皇帝車駕的必行之路,說明皇帝久已不行幸,與上片之”辭恩久歸長信”相呼應,以形象的畫面揭示宮妃的冷落處境。
“繡簾垂,梧桐又移翠陰”一句結語,雖未點明這種企望又要落空,但時光不待,桐陰轉移,女主人公仍陷在心馳神往的一廂情愿悲苦之中。
全詞所寫雖不過是描繪宮妃失寵望幸的情態,但其借助環境渲染烘托表述人物心態的手法卻很有獨特之處。其形象細膩的描繪筆觸顯示了作者狀物摹情的藝術功力,通篇讀來婉轉纏綿,曲折幽深。▲,參考資料:完善
1、
趙仁珪 朱玉麒 杜媛萍 李建英.唐五代詞三百首譯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01月第1版:90頁
2、
劉維治.唐宋詞研究 (修訂本):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5:77-78
3、
程自信注評.唐五代詞二百首:黃山書社,1998年11月第1版:53頁
4、
趙仁珪.唐五代詞三百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02月第1版:39-40
創作背景
杜牧的這首八六子是一首宮怨詞,詞的上片著力刻畫環境的孤寂、冷清,下片情與景交錯而行,寫出棄妃心中的希望、惆帳、寂寞與無奈,整首詞鋪敘委婉,時而抒情,時而布景,井然有致。
杜牧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公元828年(大和二年)進士及第,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賈至〔唐代〕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權德輿〔唐代〕
十年曾一別,征路此相逢。馬首向何處?夕陽千萬峰。......
杜牧〔唐代〕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溫庭筠〔唐代〕
路分蹊石夾煙叢,十里蕭蕭古樹風。出寺馬嘶秋色里,向陵鴉亂夕陽中。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猶有南朝舊碑在,恥將興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