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左司從汪參政分省陜西汪由御史中丞出

高啟〔明代〕〔〕

重臣分陜?nèi)ヅ_端,賓從威儀盡漢官。
四塞河山歸版籍,百年父老見衣冠。
函關月落聽雞度,華岳云開立馬看。
知爾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長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御史中丞受到朝廷的重用,離開御史臺出管陜西,隨行之人都是一時俊彥。
四塞河山盡納入我大明版籍,中原父老百年后又見漢衣冠。
月落雞鳴自可從容出函谷關,太華頂上立馬遙望白云飄散。
料到您此次西行一定常回首,如今長江南岸就是國都長安。

注釋
沈左司:左司郎中沈某,名未詳。汪參政:汪廣洋,洪武二年(1369)由御史中丞出為陜西參政。
重臣:指汪參政。
賓從威儀:僚屬、隨從的儀表威正。
漢官:這里指代明朝官員。
四塞:四面有山關之固,指陜西。
版籍:地圖、戶籍。這句是說陜西譯成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首聯(lián)言“別”和新王朝官員赴任的氣象。頷聯(lián)寫目的地的形勢和人民見到漢族士大大的喜悅心情。頸聯(lián)概括友人行程,遙想友人從容愉悅的心情。尾聯(lián)推知友人定有思召和懷念朝廷之怠。全詩開合有度,流轉(zhuǎn)自然,不僅表達了送別的用意,而且透露出國家和平、統(tǒng)一的氣象。

  “重臣分陜?nèi)ヅ_端,賓從威儀盡漢官。”從汪廣洋寫起,是因為沈某是以汪廣洋幕府身份隨行。首句先稱贊汪廣洋,也等于稱贊了他的朋友沈左司。說汪廣洋受到朝廷的重用,離開御史臺出管陜西。隨從的人都是當代的俊杰。“漢官威儀”典出自《后漢書》,這里用此典,既稱贊了汪廣洋等人即將出發(fā)的浩大聲勢,又切合明朝亂后新建的局勢。第二聯(lián)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首聯(lián)言“別”和新王朝官員赴任的氣象。頷聯(lián)寫目的地的形勢和人民見到漢族士大大的喜悅心情。頸聯(lián)概括友人行程,遙想友人從容愉悅的心情。尾聯(lián)推知友人定有思召和懷念朝廷之怠。全詩開合有度,流轉(zhuǎn)自然,不僅表達了送別的用意,而且透露出國家和平、統(tǒng)一的氣象。

  “重臣分陜?nèi)ヅ_端,賓從威儀盡漢官。”從汪廣洋寫起,是因為沈某是以汪廣洋幕府身份隨行。首句先稱贊汪廣洋,也等于稱贊了他的朋友沈左司。說汪廣洋受到朝廷的重用,離開御史臺出管陜西。隨從的人都是當代的俊杰。“漢官威儀”典出自《后漢書》,這里用此典,既稱贊了汪廣洋等人即將出發(fā)的浩大聲勢,又切合明朝亂后新建的局勢。第二聯(lián)歌頌剛剛建立的明王朝。四塞,指陜西四面都是關隘,自古稱四塞之地。如今已歸入大明的版圖。在元蒙統(tǒng)治下百年之久的人民終于又見到了自己漢人官員的服飾。

  “函關月落聽雞度,華岳云開立馬看。”寫汪廣洋此去一定會受到熱情的歡迎,不像孟嘗君當年靠雞鳴狗盜之徒騙開城門才得以逃出。當他們從容渡過函谷關,駐馬華山,遙望天空,烏云散去,心胸是何等開朗。

  尾聯(lián)寫一行此去的終點是長安,而時代已經(jīng)改變,當今明王朝的首都是南京,所以沈左司在長安定會回望江左,委婉地稱贊了他的朋友為官在外而時刻把君王掛在心上。全詩開合有度,流轉(zhuǎn)自然,不僅表達了送別的用意,而且透露出國家和平、統(tǒng)一的氣象。

  明初眾詩人中,高啟是最有成就的詩人,所謂“天才高逸,實據(jù)明一代詩人之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首詩被清代沈德潛高度評價,沈論詩提倡唐詩的蘊蓄正大,而此詩氣勢宏大,敦厚雅正,用典妥帖自然,是高啟學唐的代表作,也是應酬詩中難得的佳作。

,

參考資料:完善

1、 李廣柏.中國文學作品選(元明清時期):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291-292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送別詩,首聯(lián)言“別”和新王朝官員赴任的氣象。頷聯(lián)寫目的地的形勢和人民見到漢族士大大的喜悅心情。頸聯(lián)概括友人行程,遙想友人從容愉悅的心情。尾聯(lián)推知友人定有思召和懷念朝廷之怠。全詩開合有度,流轉(zhuǎn)自然,不僅表達了送別的用意,而且透露出國家和平、統(tǒng)一的氣象。
高啟

高啟(1336-1374),祖籍開封家于山陰,避地吳中,「吳中四杰」之一,比擬「初唐四杰」。做過張士誠幕僚。朱元璋下詔征他修《元史》。擢為戶部侍郞,辭而不受。1373年,蘇州知府在張士誠宮址建府治,高......[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客中夜坐

袁凱〔明代〕

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報劉一丈書

宗臣〔明代〕

數(shù)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

把酒對月歌

唐寅〔明代〕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

言志

唐寅〔明代〕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報劉一丈書

宗臣〔明代〕

數(shù)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 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