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招·為春瘦

姜夔〔宋代〕〔〕

甲寅春,予與俞商卿燕游西湖,觀梅于孤山之西村,玉雪照映,吹香薄人。已而商卿歸吳興,予獨來,則山橫春煙,新柳被水,游人容與飛花中,悵然有懷,作此寄人。商卿善歌聲,稍以儒雅緣飾;予每自度曲,吟洞簫,商卿輒歌而和之,極有山林縹渺之思。今予離憂,商卿一行作吏,殆無復此樂矣。

為春瘦,何堪更、繞西湖盡是垂柳。自看煙外岫,記得與君,湖上攜手。君歸未久,早亂落香紅千畝。一葉凌波縹緲,過三十六離宮,遣游人回首。
猶有,畫船障袖,青樓倚扇,相映人爭秀。翠翹光欲溜,愛著宮黃,而今時候。傷春似舊,蕩一點、春心如酒。寫入吳絲自奏。問誰識、曲中心,花前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宋光宗紹熙五年春,我和俞商卿到西湖飲酒游玩,共賞孤山西村的梅花。梅花照映,香氣逼人。不久后俞商卿回到吳興,我自己再來到這里時,已經是春花春水、綠柳青山、游人徜徉了。我想起老朋友,惆悵感懷,便寫下這首詞以寄思念之情。商卿擅長歌唱,能以文雅的風度節制自己。我每次用簫吹奏自創的新曲,商卿就會歌而和之,很有山林隱居的意味。現在,我們相距千里,商卿又出去做官,我想我們大概不會再現當年的快樂時光了。

為著這個春天,我把身子都愁瘦了。又怎么受得了,環繞西湖,盡是依依垂柳呢!獨自望著煙霧外的遠山,回憶起當日我與你在湖上攜手同游的情景。你回去還沒有多久,可是此間的千畝紅梅,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觸景生懷,因記起昔日與友人共游湖上攜手情景,再轉寫眼前湖上獨游,落紅無數的傷感。下片再寫湖上游人如織、畫船爭流的繁華景象,反襯自己獨游的孤獨,極力渲染孤獨之苦和懷人之思。全詞深婉麗密,曲折有致,生動傳神,別具風采。由傷春、憶友、慨嘆,到花下獨奏,時喜時憂,波瀾起伏,格調凄婉。

  上闕點明時間地點,在敘事中借景抒情。美好的春光能給人帶來歡樂,但也容易觸動離人的愁思,縈損柔腸,使人消瘦,古代詩詞中寫傷春這個內容的非常多。但作者是寫離愁,因而在取景時,著眼點是西湖垂柳。古代有折柳贈別的習俗。看到垂柳,極易觸發離愁。開端擒題,“何堪”一詞,用在“春瘦”與“垂柳”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觸景生懷,因記起昔日與友人共游湖上攜手情景,再轉寫眼前湖上獨游,落紅無數的傷感。下片再寫湖上游人如織、畫船爭流的繁華景象,反襯自己獨游的孤獨,極力渲染孤獨之苦和懷人之思。全詞深婉麗密,曲折有致,生動傳神,別具風采。由傷春、憶友、慨嘆,到花下獨奏,時喜時憂,波瀾起伏,格調凄婉。

  上闕點明時間地點,在敘事中借景抒情。美好的春光能給人帶來歡樂,但也容易觸動離人的愁思,縈損柔腸,使人消瘦,古代詩詞中寫傷春這個內容的非常多。但作者是寫離愁,因而在取景時,著眼點是西湖垂柳。古代有折柳贈別的習俗。看到垂柳,極易觸發離愁。開端擒題,“何堪”一詞,用在“春瘦”與“垂柳”之間,使意思遞進一層。對于西湖垂柳能撩撥人的愁思,因為那是與友人“湖上攜手”之處。煙外峰巒,雖別具風姿,然而如今“自看”獨游,就不能不緬懷昔日的“湖上攜手”。由“湖上攜手”接著想到對方“歸后”的蕭瑟風情,于是集中筆力來加以烘染刻畫。

  “早亂落香紅千畝”,是寫花兼點時序。商卿離去,獨來西湖,時已暮春,那“玉雪照映,吹香薄人”的千畝紅梅,如今早已凋敗零落,令人低回傷神,既然紅梅已不復存在,舊游的蹤跡又在何處。“一葉凌波縹緲,過三十六離宮,遺游人回首。”是寫游船兼寫情思。乘上輕舟,蕩漾于煙波之中,那鱗次櫛比的離宮別殿讓人頻頻地回首眺望。以上敘事,寫作者獨游西湖,即景生情,引起對友人的深切思念。

  下闕拓展思路,仍緊扣西湖景物,以婉媚密麗之筆,寫他人之樂,進行反襯。“猶有”緊承上片,詞意斷而仍續。詞人駕一葉扁舟,于落花繽紛中從水上縹緲而過,閃現在眼前的,是那精美的畫船上,美女舉袖障面;兩岸的歌館里佳人持扇佇立。她們面容上涂著時興的宮黃,名貴的頭飾閃爍著光彩。這些美女歌娃爭艷比美,嬉游如故。而自己,友人已經遠去,無人可與共賞良辰佳景,仿佛歡樂只是屬于他人!

  如今,充溢著詞人整個心靈的,只有如同往常一樣的無限的春愁,而這傷春的意緒猶如酒一般的濃烈,在詞人心懷中蕩漾起伏。要把它譜入絲弦自已聆賞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這傷春懷友的情思,據詞序中所言,俞灝風度儒雅,善音樂,每有山林隱居之想,堪稱江湖文人白石的知音。“今予離憂,商卿一行作吏,殆無復此樂矣。”語極沉痛。因而,此詞煞拍幾句所表達的感情,就不僅是一般的懷友之情,它實在是說,知音已人仕途,相伴共享山林、琴曲之樂恐不可復得,難怪他“傷春似舊”,縱“寫入吳絲自奏”,也怕無人理解他此時的心境了!陳郁《藏一話腴》謂白石“襟懷灑落,如晉、宋間人。意到語工,不期于高遠而自高遠”,于此可見。

,

參考資料:完善

1、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唐圭璋,繆鉞,葉嘉瑩,周汝昌,俞平伯,施蟄存撰寫. 唐宋詞鑒賞辭典 唐、五代、北宋 下[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 ,1869-1871.
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上片觸景生懷,因記起昔日與友人共游湖上攜手情景,再轉寫眼前湖上獨游,落紅無數的傷感。下片再寫湖上游人如織、畫船爭流的繁華景象,反襯自己獨游的孤獨,極力渲染孤獨之苦和懷人之思。全詞深婉麗密,曲折有致,生動傳神,別具風采。由傷春、憶友、慨嘆,到花下獨奏,時喜時憂,波瀾起伏,格調凄婉。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堯章,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先世出九真姜氏(九真唐時屬嶺南道愛州,在今越南境)。姜夔早歲孤貧。二十歲后,北游淮楚,南歷瀟湘。淳熙十三年(1186),結識蕭德藻于長沙。......[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