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回文

蘇軾〔宋代〕〔〕

落花閑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閑花落。遲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
夢回鶯舌弄,弄舌鶯回夢。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落花時節,空寂的庭院有位少婦穿著很單薄。穿著薄薄衣衫的少婦,在庭院空曠處看那落花。過后幾天,愁緒在心頭隱隱泛起,依戀不舍的愁緒一天天地遲延下去。
夢中醒來,只聽得黃鶯在演唱,唱歌的黃鶯累得返回夢鄉。帶信的人順便詢問時,少婦害羞的低垂了頭,害羞的少婦順便請來人給帶封回信。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回文:詩詞的一種形式,因回環往復均能成誦而得名,相傳起于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
春衫:代指少婦。
遲日:過

展開閱讀全文 ∨
賞析
賞析

  上片,以移恨于物手法,寫暮春時節,少婦空守庭院思念郎君而“恨”時長的心態。蘇軾擅長于將自然時令、外界景物與人物體態的情緣作為詞的信息源泉,作為激發詞情的觸媒和表達詞意的載體。“落花閑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閑花落”,傷春懷人。“落花”點明思郎時令,“閑院”描繪思郎守空房之寂寞,“春衫薄”說明思郎時感覺有寒氣。這是心理上的反映,只好以衣物傳達之。“閑花落”暗指思郎時散亂的情緒。“落”、“閑”、“薄”幾字貫通,少婦的孤獨感、寂寞感和煩亂感層層加深。“遲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最后兩句又把這種復雜感情強化了。無論是“恨”依依不舍的戀情,還是“恨”見面的日子來得遲遲的癡情,少婦都將一天天地熬煎下去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

  上片,以移恨于物手法,寫暮春時節,少婦空守庭院思念郎君而“恨”時長的心態。蘇軾擅長于將自然時令、外界景物與人物體態的情緣作為詞的信息源泉,作為激發詞情的觸媒和表達詞意的載體。“落花閑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閑花落”,傷春懷人。“落花”點明思郎時令,“閑院”描繪思郎守空房之寂寞,“春衫薄”說明思郎時感覺有寒氣。這是心理上的反映,只好以衣物傳達之。“閑花落”暗指思郎時散亂的情緒。“落”、“閑”、“薄”幾字貫通,少婦的孤獨感、寂寞感和煩亂感層層加深。“遲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最后兩句又把這種復雜感情強化了。無論是“恨”依依不舍的戀情,還是“恨”見面的日子來得遲遲的癡情,少婦都將一天天地熬煎下去,度日如度年。

  下片,以夢幻與現實相互映照的手法,進一步寫少婦思郎的癡情與恨情。“夢回鶯舌弄,弄舌鶯回夢”,移情于黃鶯,以黃鶯托情,做著一場美夢。夢醒一喜,似乎郎君回歸,連黃鶯也不分晝夜嚼舌不停。忽然,現實虛無,撥弄舌頭的黃鶯也累得掃興了,不得不進人夢鄉。少婦一夢(幻)一醒(喜),黃鶯一弄(喜)一夢(愁),相互映照,人通物情,物通人性,形縈神繞,似夢非夢。此謂以美好的生活環境烘托出少婦的寂寞孤獨。“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又由夢幻回到現實,請問郵人順便給我捎個信,這種結尾令人回味,此“恨”綿綿究竟有多長。

  全詞圍繞“恨”字,情景融會,夢醒結合,喜恨交加,將一個癡情少婦思郎的復雜思緒、恨情,巧妙地展現于讀者面前,有余音繞梁之效果。▲

,

參考資料:完善

1、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589-591
創作背景
上片,以移恨于物手法,寫暮春時節,少婦空守庭院思念郎君而“恨”時長的心態。蘇軾擅長于將自然時令、外界景物與人物體態的情緣作為詞的信息源泉,作為激發詞情的觸媒和表達詞意的載體。“落花閑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閑花落”,傷春懷人。“落花”點明思郎時令,“閑院”描繪思郎守空房之寂寞,“春衫薄”說明思郎時感覺有寒氣。這是心理上的反映,只好以衣物傳達之。“閑花落”暗指思郎時散亂的情緒。“落”、“閑”、“薄”幾字貫通,少婦的孤獨感、寂寞感和煩亂感層層加深。“遲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最后兩句又把這種復雜感情強化了。無論是“恨”依依不舍的戀情,還是“恨”見面的日子來得遲遲的癡情,少婦都將一天天地熬煎下去,度日如度年。
蘇軾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于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1......[1005篇詩文][100篇名句]

猜你喜歡
考試畢登銓樓

梅堯臣〔宋代〕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游白水書付過

蘇軾〔宋代〕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杏花天·詠湯

吳文英〔宋代〕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