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日子閑散的時候,沒有一樣事情不自如從容,早晨醒來,東邊的窗子早已被日頭照得一片通紅。
靜觀萬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樂趣,人們對一年四季中美妙風光的興致都是一樣的。
道理通著天地之間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思想滲透在風云變幻之中。
只要能夠富貴而不驕奢淫逸,貧賤而能保持快樂,這樣的男子漢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釋
從容:不慌不忙。
覺:醒。
靜觀:冷靜觀察。
自得:安逸舒適的樣子。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
通:通達。
淫:放縱。
豪雄:英雄。
這首詩雖說是秋天偶然寫成,細細分辨卻可看出程顥的人生態度。就是心境悠閑,不慌不忙,絲毫不覺得任何壓力。睡眠充分,精神充足,走出戶外,放眼望去。以平靜的心情去欣賞萬物時,發現無一不具特色,各有其存在的道理,頗具自得的神情。春夏秋冬四時,也都有各自的美好風光與特殊勝景,這些都要靠人去品味。我們應該隨著四季的變化而享受自然的樂趣。
首聯說自己心境清閑,事事從容,睡醒之時,紅日高照。此處的“閑”,是佛、道兩家宣揚的“心氣和平”、“收心忍性”,從心靈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謂“無生”。這均是修身養性的結果,是清靜無為的化境。按照二程理學修養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
展開閱讀全文 ∨,賞析二這首詩雖說是秋天偶然寫成,細細分辨卻可看出程顥的人生態度。就是心境悠閑,不慌不忙,絲毫不覺得任何壓力。睡眠充分,精神充足,走出戶外,放眼望去。以平靜的心情去欣賞萬物時,發現無一不具特色,各有其存在的道理,頗具自得的神情。春夏秋冬四時,也都有各自的美好風光與特殊勝景,這些都要靠人去品味。我們應該隨著四季的變化而享受自然的樂趣。
首聯說自己心境清閑,事事從容,睡醒之時,紅日高照。此處的“閑”,是佛、道兩家宣揚的“心氣和平”、“收心忍性”,從心靈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謂“無生”。這均是修身養性的結果,是清靜無為的化境。按照二程理學修養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就是首句“閑”的內涵,只有如此,才能“無事不從容”,即事事從容。從容的表現就是第二句描繪的“睡覺東窗日已紅”。一覺睡醒,紅日高照,滿窗紅亮。一、二兩句可看作因果關系。以下進一步申述事事從容的結果,宣講理學哲理。
頷聯說世間萬事萬物,雖然紛紜變幻,千奇百態,但只要靜靜地觀察,就能窮極物理、格物致知。程顥說的“格物”當然不是今人所說的科學研究自然和人類社會。程顥說“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所謂“格物”就是“理與心,而人不能會之于一”,因此要去“私意”(存天理,去人欲),從內心大作文章。他們認為萬物都有一個絕對不變的理。只有這樣,春夏秋冬,四季佳景,才能和別人一樣地同享共待。頸聯進一步解釋“自得”之境界。程顥所謂的“道”是同“形”一起來講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即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則叫“道”。“形而下”,指具體的事物,即“器”,而道與器的關系是道藏于器,即具體的器離不開抽象的道。道體之大,天地萬物,風云變態,自然社會,無所不重,莫有不通。“思”就是思考,抽象、概括,亦即頷聯所謂的“靜觀”。“思鶩八極,心游萬仞”的結果,就可以抽象出道。這種“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導人立身處世的最高準則,就是尾聯講的“富貴不淫貧踐樂”。按照二程的理學思想“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他們認為,天之生物有貴賤等級的區別,有大小,有長短,君子是大,小人是小,就是“天理”,因此程顥要求處富貴而不淫,安貧賤而自樂。男子漢若能修養到這一步,就是英雄豪杰,就是偉丈夫。
在生命的悲情與思考之下,詩人超越了一己的得失和現實的困境,從更高更遠以及更主動的層次上去提升人生的意義。這首詩表現的是道,是靜觀,靜觀就是去欲,四時佳興就是去欲之后獲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夠有這種感覺,所以富貴不淫,身處貧賤也感覺到快樂。這就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觀念,但是到了靜觀的境界,能夠平靜的看待世間一切,也就是真正的英雄了,這就是一種超越。▲
,參考資料:完善
1、 繆鉞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12月 2、 蒙萬夫.千家詩鑒賞辭典: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3-195,賞析一個“閑來無事”的程顥,過著優哉悠哉的生活,想什么時候起床就什么時候起床,甚至“東窗”的紅太陽曬屁股了才起床。看盡世態變遷的程顥可謂靜觀其變,悠閑自得地看著萬物的自然消長;榮衰寵辱、春夏秋冬,也一樣與普通人一樣高興而來、怡然而去,欣賞各自的特有佳景。想到天地之外無形的東西,想到人世間風云的變幻。他已經把富貴貧賤之類的東東置于腦后了。盡管是閑來無事,從容不迫,但作者也不是不吃人間煙火的,也是“四時佳興與人同”的。“道通天地”那些形而上的東西作者想到了,“風云變態”中形而下的東西他也非常關心,身居斗室不忘天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富貴不淫貧賤樂”。
沉思宇宙的奧妙時,
展開閱讀全文 ∨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
蠻姜豆蔻相思味。算卻在、春風舌底。江清愛與消殘醉。悴憔文園病起。 停嘶騎、歌眉送意。記曉色、東城夢里。紫檀暈淺香波細。腸......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